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东西方文化名人的科幻情怀:让想象力天马行空

2021-08-09 《小康》杂志社
语音播报预计6分钟

中国小康网讯 1902年,刚刚20出头、还在日本留学的鲁迅,翻译了一部科幻小说。而同年,在欧洲大陆,比鲁迅年长20岁的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则把这部小说拍成了电影。这部“年度图书”便是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

这部写于1865年的小说,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严谨的科学构思,描述了人类登月的场景,使用的是机械动力,用大炮把人类发射到月球上去。因为凡尔纳创作这部小说时,正值电气时代拉开帷幕,反映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从地球到月球》出版30年后的1895年,电影诞生。而电影在它7岁生日的时候,迎来了第一部科幻类型片,这便是文章开头乔治·梅里爱的改编电影《月球旅行记》。颇为姻缘凑巧的是,人类一部科幻电影,便选择了登月题材。

《月球旅行记》当时发行了黑白版和手绘彩板。从影片的剧照可以看到,20世纪初人类想象中的月球,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而它也是史上第一部使用特效的影片,其瑰丽的场景,透射出电气文明时代的流光溢彩。

东西方文化名人的科幻情怀:让想象力天马行空

《月球旅行记》海报(1902年)

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第一次把人类送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了那句“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名言。当时登月的场景是电视直播,但仍然有不少持怀疑论者认为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伪造的。

原因是就在前一年,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刚拍完一部登月题材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影片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特效,并且与美国宇航局NASA合作,成就了电影技术与太空探索互相促进的美谈。

作为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之一,《2001太空漫游》虽然改编自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说,并且不免带有原子时代的鲜明烙印,但是影片的观念却十分超前,比如视频电话、手机、人工智能等,都在影片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难能可贵的是,《2001太空漫游》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音乐背景下,库布里克把原始人类文明、当代科技文明和未来人类归宿,以宏观壮阔的气魄与微观纤毫的思辨,抒发了原子时代人类的“天问”。

2009年,一部独立小成本的科幻影片,掀起了当时社会上对人类伦理学的思考。导演邓肯·琼斯是摇滚名宿大卫·鲍伊之子,影片的名字叫作《月球》。这部登月题材的影片,背景放在月背的能源开采,而视角聚焦在克隆人问题上。

与之对应的现实是,2001年人类基因图谱的初步分析结果公布,宣告了一个“基因时代”的来临。然而科技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不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基因技术在日臻成熟的同时,也在屡屡试探人类伦理学的边界。

影片《月球》正是探讨了一个问题:假如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进行月球探测这一高度危险的工作时,人类不需要自己亲自上阵,而是由克隆人替代完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虽然这个问题还有待社会学家、伦理学家解释,但影片给了一个温情的答案——克隆人具有和我们一样的真真切切的情感。要知道,这可是人类自我真实的重要指涉之一啊。

电影是一项造梦的技术,科幻电影则是具有科学根据的梦境。我们要感谢这些文化史上的“小鲜肉”。曾努力让科幻的“月光”照进了现实。(子华)

(责任编辑:张洋)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