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2021-08-06 和讯名家
语音播报预计20分钟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人没毛病,药没毛病,究竟哪里出了毛病?

  一年前,朵朵被诊断为性早熟。

  按照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医生的说法,她现在10岁,身高144cm,如果不进行干预,只能长到153cm。

  为了打生长激素,朵朵妈妈一周内跑了当地三家三甲医院。

  三次诊疗过程简单迅速,无一例外建议朵朵尽快打生长激素针。

  打针一年后,朵朵妈妈又带朵朵到了外地一家三甲医院,诊断结果却是朵朵并没有达到性早熟的标准,不需要打针。

  然而性激素抑制针,朵朵已经打了一年,不可能停针了,只能继续打下去。

  而且抑制针抑制住了发育,现在还要配上生长激素针,否则之前的针全部白打。

  还能有什么办法?针还得继续打,而且是“双打”。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2019年暑假,戏精斯基带他儿子去测骨龄,据说还是省内比较有名的专家。

  专家看了骨龄说,要打针。

  戏精斯基默默算了一笔账,走了。现在,他儿子小学毕业,已经超过170cm。

  要是当初那针打下去了,戏精斯基宁可相信是药干的,也不愿意相信自家基因可以如此优秀。

  不然几十万的支出怎么解释?

  戏精斯基说,这年头,打这玩意的太多了。

  斯基见识少,还以为这玩意只有特殊儿童才用得上。

  斯基孤陋寡闻也就算了,但美帝的思维这么跟不上趟,斯基就有点瞧不上了。

  2003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才批准让身材异常矮小但身体健康的儿童打“增高针”。

  异常!异常!异常!

  重要的内容重复三遍。

  他们还同时警告,这种针只适用于美国儿童中占1.2%比例的最矮的那些人,而不是那些想长得更高的正常儿童。

  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帝,哪里懂得中国家长的焦虑。

  只有中国人才懂中国人。

  戏精斯基带着儿子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就来了句“为什么不早点来?”

  这话问得那叫一个恰到好处,谁也没逼你打针,但又比拿枪顶着你,还叫人难受。

  就像《我不是药神》台词里说的:

  有病没有药是天灾,有药买不起是人祸。

  得亏戏精斯基关键时刻稳住了智商,否则就要拍下钱包说,给我家孩子来一针!

  只要摊上娃的事,有些家长的智商确实会很感人。

  有位身高不到160cm的妈妈,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吃了亏,为了让自己更高一点,她做了截骨手术。

  对,就是把腿上的骨头敲断再接回去那种。

  折腾了一番,自己长高了2cm。

  有了儿子之后,她就想趁年纪小赶紧打增高针。

  到医院,她就说:

  医生,我们是来打那种长高针的,你给我们开点就好了。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增高针,就是所谓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一种肽类激素,可以促进动物和人的发育以及细胞的增殖。临床上生长激素被用于治疗儿童生长迟缓和成人的生长激素不足,近年来,还流行用来防衰老。

  这些解释一点毛病都没有。

  有件事大家恐怕不一定知道,国内的增高针都被走私到海外了。

  什么概念?

  在斯基有限的见识里,只有海外药走私到国内的,还没听说过有中国药走私到海外的。

  这事虽然违法,但还挺值得得瑟一下的。

  能被走私,说明这药便宜,有疗效。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前面说了,近年来流行用生长激素防衰老,这事主要是美帝的论文干的。

  虽然论文警告说不当使用也有可能导致副作用,比如男性化、心脏病并发症、猝死。

  但为了美,美国人的智商也可以下线,富豪、高级白领、运动员都想防衰老。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售价不及美国产品1/3的中国生长激素成品,开始吸引买家的注意。

  这类走私案后来还揪出了一个中国版“药神”——金磊。

  金磊这名字,斯基相信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但不妨碍这人牛逼地存在着。

  他是国产“增高针”第一人,把国产价格拉到了进口增高针的1/4。

  当时走私案中双方联系的邮箱所有人指向了金磊,但据金磊解释,邮箱不是他本人在实际使用,而是经销商和员工在用。

  好了,斯基并不想破这起走私案,只想借此说说金磊和他的金赛药业的封神之处。

  所以药是没问题的,但要看到用在什么人身上。

  生长激素是矮小症的福音,但过量使用,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斯基直接给大家上一段资料。

  生长激素(HGH)如果过量使用持续太久,会产生肢端肥大症,以局部骨骼过度生长为特征,导致额头、下巴突出与手指、脚趾过度肥厚的症状。生长激素分泌型的肿瘤好发于四、五十岁,鲜少在儿童身上发生,不过儿童一旦罹患这型肿瘤,将会过度长高,形成所谓的“巨人症”。

  新华社《新华视点》前两天发了一篇报道——《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这篇报道发出之后,没怎么在“知乎”发酵,在“微博”发酵,倒是在“雪球”上发酵了。

  股东们很激动,逮着记者一顿骂呀。

  记者太无良了,为了低位吸筹,故意打压上市公司

  以后矮小症不敢打针了,记者负责么?

  《新华视点》是冒牌货,不是新华社的。

  股东鸡冻,斯基也不是不能理解。

  斯基就说金赛药业吧,因为他家拿下了国内70%以上的市场。

  金赛药业属于上市公司长春高新(000661,股吧)(000661.SZ),从去年业绩来看,金赛药业给上市公司贡献了90%以上的净利润。

  到今年7月30日,冲着增高针拿着 “长春高新股票的有13.18万股民。

  再看一组数据:

  2021年4月30日,长春高新的股东户数只有6.258万,到7月30日,股东户数就达到了13.18万。

  2020年6月30日,机构持仓还有1164家,占流通股的近61%;到了今年6月30日,就只剩下314家了,占流通股已经不到20%。

  再来看看股价,去年6月8日收盘,长春高新的股价到达了巅峰683.78元,到了今年8月6日就剩下278.04元了。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这把玩得多666,剩下13.18万接盘侠,到哪说理去?

  不得抓住《新华视点》不放么。

  今年5月,作为创始人金磊也减持套现了近40亿人民币,毕竟人家有10亿的个人所得税要交。

  没错,个人所得税10亿,斯基一辈子都见不到这么多钱。

  其实吧,股东们也不必这么紧张,人家《新华视点》的报道里一直在强调“滥用”这个词,没说金赛药业的“增高针”有毛病。

  增高针这玩意即便不滥用,市场空间也还是很大的。

  斯基给股东们保守地算算啊。

  在国内有个标准:

  只有3%以下的人才符合注射生长激素的要求。

  全国大概有在校小学生1个亿,3%就是300万人符合;哪怕按美国标准的1.7%,也有170万人符合。

  按生长激素年一年人均打针4.27万元估算,金赛药业2020年58.03亿元收入来看,也就覆盖了13.6万人左右,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不过一年4万多的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何况一打就是几年。

  显然,很多人等不及。

  家长焦虑身高,上市公司焦虑市值。

  一焦虑,做出什么事都不难理解了。

  增高针滥用这事吧,《新华视点》还真不是第一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2016年5月,叶义言在自己的个人微信号上声明:

  早在两年前,因自己反对被控股方控制的贝诺医院对儿童滥用生长激素,已经被医院强行辞退,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长沙贝诺医院。

  叶义言是谁?

  叶义言是一名儿科教授,从湖南湘雅医院退休后创办了长沙贝诺医院。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声明中提到的医院控股方就是上市公司长春高新

  这些药企的医药代表为“套牢”医生提出“终身提成”这一招数。

  只要是第一个给患者开生长激素的医生,以后该患者终身使用生长激素产生的费用,厂家都按比例给该医生发提成。

  按照这个招数,医生说服了一个患者打增高针,就等于占领了一个山头啊。

  如果医生不排斥这种情况,那么谁能拿下这些医生,无疑就掌握了财富密码。

  这也是在“增高针”领域,进口药没干过长春高新的原因。

  这里面的金矿啊,斯基想都不敢想。

  斯基又想拿金赛药业的财务数据出来溜溜。

  2020年,金赛药业收入58.03亿元,净利润27.6亿元。

  销售费用虽然没单列,但整个长春高新的销售费用是25.82亿元。

  而整个长春高新的销售重心其实都在金赛药业,这是谁说的呢?是他们自己在2020年报里说的。

  目前金赛药业儿科、非儿科市场营销团队及配套服务人员3000人左右;

  百克生物疫苗销售推广团队100人左右;

  华康药业医疗和otc营销团队100人左右;

  高新地产销售团队30人左右。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也就是说,金赛药业的收入几乎是一半留给了利润,一半留给了销售。

  金赛药业,简直是长春高新的摇钱树。

  长春高新1997年发行市值是7亿元,到2020年巅峰时期到过2000亿元。

  所以啊,长春国资的投资眼光比合肥还早。

  但眼光归眼光,野心归野心。

  去年长春国资和金磊换股重组时,还搞了一出对赌协议。

  承诺金赛药业 2019 年度、2020 年度、2021 年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15.58 亿元、19.48 亿元、23.2 亿元。

  要知道,金赛药业2016 年度实现净利润不过 4.96 亿元。

  可能从海外回来的金磊曾经的确想圆中国孩子的长高梦,不过如今的他,可能也不想当什么救世主,只想赚钱。

他们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想赚钱

  文章最后,放上叶义言教授的一句话:

  资本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你不能说哪一块钱比另一块钱更干净。但在医疗领域,不能以商业目的作为唯一目标。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锅盖斯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斯基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