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仅三天可见,与社恐和解

2021-08-06 和讯名家
语音播报预计14分钟

?剧焦一线原创

文丨刘成玉

编辑丨李芊雪

腾讯新闻出品的《仅三天可见》第二季第一期播出后,陈飞宇和毛不易初次见面的尴尬场面被许多人调侃为大型社恐尬夸现场,#陈飞宇和毛不易社恐见面现场##毛不易陈飞宇相亲式尬聊##社恐有必要勉强自己社交吗#等话题也冲上热搜。

就像节目的slogan“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一样,毛不易与陈飞宇的相处不仅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彼此,也让观众重新认识了“社恐”。观众在观看两个“朋友圈的陌生人”从初次见面到慢慢打开自己的过程中,对社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无论是在节目中更加主动的陈飞宇,还是一直以来都以安静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毛不易,都有过社恐的时刻。两个社恐如何相处?《仅三天可见》或许没法直接给出答案,但起码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初见面的尴尬时刻,还是两人为了拉近彼此距离而寻找话题的过程,都能让观众看到社交的更多可能。

仅三天可见,与社恐和解

或许,《仅三天可见》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交的切口,毛不易和陈飞宇则用亲身实验向人们表明:社交并非只有一个模板,也并非人人都需要密集的社交。也许打开社交的方法有无数个,但有一个底层逻辑就是:真诚。

1

社恐“不易”

陈飞宇和毛不易初次见面时候的相亲式尬聊令很多人颇有代入感,被网友们称作“教科书般的社恐式社交”。

两人一见面就寒暄,聊的都是“你在干啥”“你起得早吗”“你瘦了好多呀”等的话题。陈飞宇简单地聊过自己的减肥经历之后,两人陷入了沉默。陈飞宇接着努力地找话题:“你最近在忙什么?出新歌了呀,期待期待。”

相视一笑之后,两人聊起了彼此对于这类社交场合的不适应。

“我刚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时候,可能会话比较少,可能会比较怕生”,第一天去陈飞宇的工作地等候的时候,毛不易对着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出来了自己的不自在。

仅三天可见,与社恐和解

陈飞宇也直言“没想到今天遇到了一个比我更加社恐的一位男艺人。”

毛不易的社恐似乎早就已经被人们所熟知。

从《明日之子》出道开始,他大多数时候在荧屏上的形象都是害羞的、拘谨的。

在《明日之子》的舞台上,他通常是比较安静的存在,在台上保持“小学生罚站”般的姿势唱一首又一首自己写的歌,不经常主动暖场、cue台下的听众;

《向往的生活》里,他习惯找一个小角落坐下,偶尔接下其他嘉宾抛来的话题,后期给他打的最多的花字是“只想当观众”;

《我是唱作人》中和梁博在候场时的尬聊也被推上热搜,被网友戏称为连节目里的社交老手热狗也拯救不了的“冷场王”。

仅三天可见,与社恐和解

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动漫店阿姨在《明日之子》里评价他“从小比较闭塞,不爱走出他的世界。”

出道以来,和才华一样傍身的,是毛不易“社恐”的标签。然而,作为一个艺人,应对各色社交场合是他的必修课。因此,人们似乎隔段时间就能够看到关于毛不易“尬聊”的话题登上热搜,感叹毛不易作为社恐的不易。

2

“我不需要太多社交”

作为一个社交实验节目,当下人们对于社交的困惑自然成为节目组的议题。

节目第一期探讨的,或许正是毛不易开头的疑问:

“人真的需要那么多社交吗?”

毛不易对于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认知:“我觉得人是需要社交,但是每个人需要的社交方式,或者是它的量是不一样的。我也很需要社交,但是我并不沉迷于这件事。在我需要的量和它成为对我的负担之间的区间是非常小的,就是我可能一点点就够了。”

仅三天可见,与社恐和解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毛不易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社恐的性格,或者说是内向的性格。在他的认知里,内向不是性格缺陷,“他只是性格的一种,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改变”。

所以他能够坦然地面对社交带给他的困惑,这份困惑甚至成为他创作的灵感,被记录在他的歌词里。

他写《缝隙之人》,描绘社恐在人群缝隙中的放空与喘息:“人群中他的表情总有一点点失神”;写《于是没有洗头》,写对表面上不断扩充的社交圈子的困惑:“奇怪的是躺在通讯录里的人每天都在增多/大部分的人/也许不知道我的名字叫什么”。

仅三天可见,与社恐和解

在细致入微的观察里,毛不易渐渐能够坦然接纳自己的性格,形成“聊不下去就不聊,聊了就不尴尬”的社交态度。对毛不易而言,不为了社交而社交,不刻意把社恐当成问题去解决,因为相信“志趣相投自然就能成为朋友”,所以社交慢慢变得不那么困难。

3

“真诚是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

娱乐圈不乏社恐。

凭着脱口秀节目成名的李雪琴,参加综艺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录制时,宁愿默默洗碗两小时也不敢加入群聊;

因一首《大鱼》走红的歌手周深,在《令人心动的offer2》里被问到最怕什么时,他称自己什么都恐惧,甚至害怕别人看见他,坦言“希望任何人都看不到我”;

中国民谣摇滚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朴树在拍摄《奇遇人生》时多次表示紧张、无话可说、不自在,几次和导演说“我后悔了,不想拍了”。

但社恐并没有阻挡他们受到人们的喜爱,相反,他们身上真诚的特质淡化了社恐带来的影响,让他们在社交场合里不多的话语也能被关注到。

李雪琴在视频上毫不避讳地讲述自己抑郁症的经历,讲自己琐碎的生活,讲自己的困境,自然真诚的态度让她和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场,李雪琴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真诚是我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给大家的东西”;

仅三天可见,与社恐和解

朴树向来率真纯粹,不管是在《乐队的夏天》还是《明日之子乐团季》,他对选手们的点评都是直来直往,为喜欢的表演热泪盈眶,对于还欠火候的音乐直言不讳地点出问题;

尚雯婕曾在节目里道出许多社恐的心声:“为了更好地融入大家,我也试过努力参与到人家的聊天中去,但这事儿太难了,社交障碍的人根本跟不上别人的脑回路。”

李雪琴、朴树等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众:不需要用社恐禁锢住自己,勉强融入到群体中去,与其强迫自己去社交,不如真诚相对。

《仅三天可见》里,陈飞宇对毛不易最多的评价,也是真诚。

录完节目第一天,陈飞宇根据节目组要求发了一条和毛不易有关的朋友圈,他写道:“毛不易是个真实的人。”

仅三天可见,与社恐和解

三天相处之后,在节目尾声,陈飞宇对毛不易的评价依然是真诚:“毛不易是很真诚的,绝对不会因为要迎合你而说一句假话”。

毛不易的这种真实,与《仅三天可见》节目组追求的逻辑可以说是完美契合。

《仅三天可见》的制片人在提到嘉宾的选人标准时,第一个标准就是真实,节目的拍摄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两个嘉宾的真实需求基础上。

作为一档社交实验节目,这或许也是节目组想要表达的社交的本质:真诚沟通。无论是否是社恐,真诚都是最好的社交方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剧焦一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