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贺军:从郑州内涝反思超级大城市的发展

2021-07-29 中新经纬
语音播报预计7分钟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9日电 题:《贺军:从郑州内涝反思超级大城市的发展》

作者 贺军(安邦智库高级研究员)

强降雨给郑州带来的灾害,已经逐渐远离最艰难时刻。

在严重的城市洪灾中,整体上郑州全市井然有序,一些普通市民冒着生命危险救人,民众踊跃自救互救,展现出人类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的大无畏精神。而强降雨引发洪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暴露出这座超级大城市在运行和治理中的若干问题。实际上,这些城市发展问题并非郑州一市独有,未来国内其他城市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总结。

第一,城市发展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

除北京、上海、广州等超级城市之外,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许多省会城市,都是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城市规模越大,意味着城市系统就越复杂,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支撑、社会福利保障要求就越高。尤其是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公共事件时,对城市复杂形势下的应急能力要求就越高。2020年武汉疫情的暴发,以及这一次郑州遭遇严重城市洪灾,都对大城市管理提出了挑战。因此,未来国内的城市发展在目标设定、发展路径选择上,都需要有所调整。

第二,整个社会需要提高对极端天气的重视程度,城市各系统应保持随时紧密联动。

公开信息显示,郑州气象局在此次暴雨前发布了5条红色预警,每一次预警都给出了防御方案:企业停工、学校停学、相关部门负责做好应急抢险工作,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紧急情况。遗憾的是,在7月20日暴雨袭来时,很少遭遇大雨的郑州市各界,并未意识到这场即将来临的大灾难。

事实上,由于近几年城市管理过度依赖智能监控,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趋向于“室内化”“办公室化”“数据化”,造成了一些城市管理部门的现场应急能力在降低,这应该引起我们警惕。

第三,高度数字化的城市在灾害面前显现出脆弱性。

高度依赖数字化、网络化运行系统的郑州市,在这次停电断网面前一时陷入了瘫痪,这给全市社会经济活动恢复带来极大障碍。郑州也一度采用大型无人机作为中转来恢复通讯网络,但其只能覆盖50平方公里的移动通讯,且时间仅能维持几个小时,弊端明显。

第四,城市应急系统应分层设立,要保证在断网断电情况下仍能维持最低程度运作。

数字化城市提高了管理效率,但在抵御自然灾害时同样显现出脆弱性。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应急系统不能完全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城市重要公共设施和服务系统,应该有传统的断电备份系统,要有社会公共信息的“非电线传送”系统,否则当大灾难来临时,可能一夜回到农耕时代。

第五,城市街区要保留一部分实体商店,也要保留基本的现金支付体系。

此次郑州暴雨过后,很多大型商场超市因为断电、断网而无法营业,许多市民正是在路边点着蜡烛营业的实体商店,买到了救命的基本生活物资与药品,因此在网络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实体商店绝对有存在的必要性。

郑州水灾,“天灾”是主因,但由此暴露出的城市建设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反思。因为面对一座超级大型城市,其基本的应急体系、供应体系、交通体系,断电断网之后城市系统的安全运行,都是事关人命的基本城市管理能力。(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