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行业动态|供给受限下涨价不断 车载MCU或加速国产化

2021-07-27 财联社
语音播报预计10分钟

财联社(杭州,记者 邓浩) 讯,又见MCU厂商涨价,台湾盛群半导体7月26日在法说会上,预计8月产品价格将调涨10~15%。产能方面,今年接单全满,明年产能将较今年微幅增加,累计至上个月为止,已有60-70%产能被预订。

自去年年底以来,调价已屡见不鲜。如国际巨头意法半导体在2020年底和2021年5月两发涨价函,宣布调涨逻辑IC价格;瑞萨电子于2021年1月调涨部分逻辑IC价格;国内MCU龙头厂商兆易创新(603986,股吧)(603986.SH)在2021年1月、4月两次上调MCU价格。

供需错配是MCU不断上涨的主因。多位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汽车MCU缺货最为严重,是拉动价格抬升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情况预计,产能紧张和涨价情况或将持续到明年上半年。而这对于国内MCU厂商而言,是重要的市场导入机会。

供给受限短期难免

MCU,是缩减版CPU整合外设形成的芯片级计算机。简单而言,它能够用软件控制来取代复杂的电子线路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以及轻量化控制。

IC Insight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MCU主要应用于四大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占比高达33%,是MCU的第一大应用市场。而工控、计算机和消费电子占比分别为25%、23%、11%。

此次MCU缺货主要就在汽车领域。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芯片厂商基于悲观预期,调低库存,下修代工厂订单。而去年三季度以来,全球汽车需求复苏,出货量远超预期,整车厂商临时加单,而此前消费MCU又挤占了产能,车载MCU缺货情况不断加剧。

“MCU主要集中在28nm制程,而这又是比较紧张的产线带。今年上半年瑞萨受日本地震影响短期停产,使车载MCU的缺口更大了。产能紧张和涨价情况,或将持续到明年上半年。”华安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华晋书对记者说。

此前台积电宣布,计划将2021年MCU的产量较2020年提升60%。而在7月15日的业绩会上,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则表示,预计到 2022 年半导体供应依旧紧缺。

电车智能抬升需求

新能源车的电动化革命,新增电池管理和电机驱动等系统,已然带来一波MCU增长的热潮。

招商证券7月研报就曾举例,电车主要由电池为电机提供动力,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是采用分布式电池组系统,通过在不同的PCB上连接多个高精度电池监控器,支持包含多节电池的电池组,该部分的MCU需求量会随着使用电池模组数目的增多而提升。

随着新能源车走向智能化的下半场,MCU整体用量仍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新能源车智能化对于MCU有比较大的拉动。虽然智能化带来电子电汽架构由分布式向中央式集中,但MCU作为边缘执行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新能源车上,绝大部分车型MCU数量已经接近300颗,未来随着智能化不断提高,规模至少还能提升20%。”华晋书说。

华晋书进一步分析称,201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MCU市场接近150亿美元。其中车载MCU占全球MCU市场大概1/3,约50亿美元,预计2025年会继续增长至90亿美元。

国产化时机凸显

“缺芯持续有利于国产化。全球MCU中汽车占比35%左右,国内不太一样,占比16%。汽车MCU导入壁垒最高,通常验证周期长、供应商导入节奏极慢。但因缺货,一些国内厂商的车规级MCU被下游客户加速验证,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某券商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

国海证券7月研报也认为,由于车规级芯片对稳定性、一致性、使用寿命等参数要求苛刻,加之认证门槛极高,汽车MCU领域长期呈现海外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瑞萨、恩智浦、微芯科技、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六家企业市占率长期超过90%。

不过随着汽车MCU缺货、涨价不断持续,情况或许正在改变。

据了解,近段时间以来,部分MCU低端产品价格也已跳涨数十倍,交期由数周延长至数十周,国海证券(000750,股吧)在上述研报进而分析称,在汽车主机厂因缺芯面临减产的压力下,国内企业正迎来导入大客户供应链的窗口,优秀企业有望把握机会乘风而起。

“这对于国内MCU厂商肯定是个大利好。目前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愿意接受国产MCU的型号,尤其是一些P2P的、可以直接替代的型号,很多厂商像中颖电子(300327,股吧)(300327.SZ)、兆易创新芯海科技(688595.SH)等都在布局。”华晋书对记者说。

公开资料显示,兆易创新最新MCU车规产品将在今年6、7月开始流片,并计划于今年年底进入量产;芯海科技将在未来三年完成高性能32位系列MCU芯片升级和产业化;中颖电子车载MCU集中在锂电池管理,设计平台正逐步由8位向32位过渡。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