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半年大赚65%+,如何做到?

2021-07-01 和讯名家
语音播报预计10分钟

今日总结上半年赚钱经验。

谁大赚65%+了?

今年这行情也能赚到65%+?

如何做到?风险高吗?

半年大赚65%+,如何做到?

利弗莫尔的数据:

2021一月至今,港股打新权益收益率约65.57%。

半年大赚65%+,如何做到?

图中红线代表:

无脑申购上半年所有新股,共46只。

在中签的前提下,无论大涨/破发,上半年这65%+的收益你吃定了。

同时,你应该也发现:

红线走势并不是一开始就走高的——

整体收益率在20%-30%,是上半年港股打新的常态;

65%+的打新收益,是在6月完成的。

这说明:

1、坚持打新,投资不能离场

尽管没有权威数据可以说明:

港股打新的暴赚机会是从6月份开始的。

但从我多年的打新经验来讲,港股打新的“真香定律”确实更多时候出现在下半年。

这是一门玄学

以历年翻倍股为例:

半年大赚65%+,如何做到?

所以,建议大家坚持打新。

不能因短期的破发而放弃打新的长远红利,甚至认为港股打新=不赚钱。

投资不是非黑即白,那么二维的哈~

2、港股打新,依旧来钱很快

尽管上半年大多时候收益在20-30%之间。

但只要中签成功,我们当天卖出就能赚到20-30%的收益。

比起基金稳稳的幸福、股票蹦迪般的涨跌,港股打新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确实很适合:

迫切需要原始积累的年青人。

ok

说了那么多,港股打新到底如何赚钱?

以近期港交所密集上架的14只新股为例,我们的打新顺序是?

半年大赚65%+,如何做到?

先跟各位说明:

关于14只新股的打新顺序,我会放到明天讲。

原因有二:

1、港股打新逻辑有变

上半年打新案例中,出现不少新意外、新爆冷。

它们的打新结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惯有的打新经验。

因此,我希望大家在理解新思路的基础上,再学习方法论。

2、新知识点太多

我们不做填鸭教育。

知识科普都是结合时效点来给大家逐一解读的。

另外,近期新股太多,我已连肝十几篇新股分析,脑子十分需要休息。

希望大家多多体谅我。

半年大赚65%+,如何做到?

关于打新逻辑的变化,我会用三个“最”字来总结:

1、最失望——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6月30日上市。

暗盘当天,股价一度跌穿招股价,后上市当日直接破发,跌逾13%。

而此前,奈雪的茶超额认购430倍,一手中签率仅8%。

以前我和大家说过:

港股青睐稀缺概念股票,但凡带有“第一股”标签的新股,那都是暴涨的节奏,比如:

【正畸第一股】时代天使:上市首日涨超130%

【短视频第一股】快手:上市首日涨超194%

【电子烟第一股】思摩尔国际:上市首日涨超146%

……

但无论从近期的【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抑或【生鲜第一股——每日优鲜】来看:

估值过高始终是市场纠结、产生分歧的论点。

有时候估值高不是问题。(时代天使估值也很高)

问题是你一直亏损+烧钱太快,这就很影响投资者心情。

所以,大家以后不要见到有“第一股”标签的新股,就往前冲,有时候“第一股”可能只是噱头。

2、最爆冷——和黄医药

和黄医药, 暗盘收涨24%,中签一手赚5000港元。

上市当日,盘中最高涨幅达114%,首日收涨至50.37%。

我以前跟大家讲过:

二婚股由于有另一岸的市场价格做参照。

因此即便再次上市,涨幅大多只在10%以内,甚至破发。比如:

汽车之家、百度集团、哔哩哔哩、携程集团……

更何况这只三婚股——和黄医药呢?

但奈何人家和黄医药的股东“操纵人心”溜得很——

港股发行定价当天,突然放出利好,说其研发的选择性MET抑制剂已获批。

接着就是美股那边连涨4天,上涨空间扩大到22%。

那美股涨,港股上市那天怎能不跟涨呢?

所以就造成了如今的爆冷。

不过从规律上来看,和黄医药案例具有偶发性,不具有长期参考意义。

3、最出妖——森松国际

6月28日,森松国际上市首日大涨,股价一度涨超300%,最终收涨258.9%。

森松国际是“二进宫”股票。

就是曾经过了聆讯但没有成功上市的股票。

尽管这次二次招股时,把估值降低了、基石增加了、财务数据变亮眼了。

但由于是一家传统设备行业,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当时担心撞车其他新股,就没建议大家积极申购。

结果打脸了——股价暴涨3倍。

但你说让我再建议一次,我还是不会让大家申购。

Why?

森松国际股权高度集中,即使少量股份成交,也可能导致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希望大家谨慎看待此类股票。

好了,不写了。

本来还想写下去,确实内容太多了,明天再说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菜鸟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