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星展证券开业啦!纵观8家外资控股券商:不求撼动头部,但求各有所长 | 愉见财经

2021-06-18 和讯名家
语音播报预计15分钟

  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见财经

  星展证券今天在沪举行开业揭牌仪式,成为境内8家外资控股券商中第7家正式开业者。余下的1家是大和证券,也已获准开业。

  江湖盘点

  Y

  盘点这8家外资控股券商,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信方正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本已有之,是外资股东借政策东风通过提高持股比例,实现了“控股”;摩根大通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星展证券、大和证券则为新设立外资控股券商。

  未来外资控股券商的江湖势必还会扩容,“愉见财经”听说还有不少外资券商正排队进军这一市场,比如法国巴黎银行在华设立券商的申请也正式提交了。

  从政策上看,允许外资控股、至持股上限完全放开的节奏是:第一步,是2018年4月,证监会将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提高至51%;第二步,是2020年4月1日起,券商、基金外资持股比例正式取消。

  再从现有8家外资控股券商的外资股权占有情况来看,高盛、大摩、小摩、瑞银、瑞信这几家,不愧是很多人心目中全球巨头,他们都准备着或行动着,最终要争取100%控股的。

  高盛方面,在去年12月已经正式启动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的程序,如果最后收购成功,那么高盛就会拥有一家独资券商。

  大摩的第一步也是和大家一起“齐步走”到51%控股权,然后在近期受让华鑫证券持有的39%的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股权,此转让经监管部门批准以后,大摩将持有90%股权。对余下的10%,他们想必也是有兴趣的,公开的说辞是:中国一向都是摩根士丹利全球发展战略的重心。

  小摩第一步“齐步走”到51%后,去年又受让了外高桥(600648,股吧)集团的20%股权,亦即将持股71%。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前不久也表示,该公司已申请100%持有摩根大通证券,目标是“尽快完成”。

  瑞银也有动作,在“齐步走”到51%后,又再受让广东省交通集团、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所转让的瑞银证券股权,合计转让比例为16%,亦即完成后控股比例将达67%。

  余下的几家,目前基本上都暂“齐步走”到51%。但瑞信集团首席执行官Thomas Gottstein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论坛上是表达过的,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对瑞信方正证券(601901,股吧)的持股比例增到100%。

  今天刚刚开业的星展证券,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星展银行出资比例为51%,其余中方股东包括上海东浩兰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4.67%),上海黄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3.33%),上海汇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6.5%),上海黄浦引导资金股权投资有限公司(4.5%)。

星展证券开业啦!纵观8家外资控股券商:不求撼动头部,但求各有所长 | 愉见财经

  江湖地位

  Y

  我的很多同行在观察外资入局时有个习惯,就是话往大格局里说,比如行业要翻篇了、行业要起什么大的硝烟了、全球大投行要来威胁境内头部券商了。

  嘻嘻,其实完全不至于啦。

  就好像以前外资银行来的时候大家也说“狼来了”,我记得当时还有位研究员说20年内外资银行的市场占比会超过30%的。但已经18年过去了,“狼”很温和哇,市场份额一直都是个零头,等来等去都超不过2%。但另一方面,他们却在很多特长业务上、于初期给了中资银行不少发展启示,比如信用卡业务等。

  我们对外资券商的开放循序渐进,相信也会是带来良性(而且可能慢性)竞争的。

  一则,虽然外资券商可以全牌照,但真的到申请环节,还是一步一步稳稳地来的,先批个小几项业务许可,余下的后面看你的经营情况和合规情况再批了,依然有很多terms and conditions。此外,未来很多业务还需要他们进一步补充净资本的。(当然这种循序渐进,也是国际通行的,我们的金融机构在不少别的国家也是这样一步步走的。)

  二则,最初的几年他们其实还都在试跑阶段、或者说“投入期”,尤其对于新政出台后新设立的几家外资控股券商而言。全球经验再好,都有中国市场的再适应过程的。

  就好像摩根大通证券,2019年亏损8590万,2020年(完整运行的第一个年度)亏损1.78亿元,但也同时搭建好了160人的公司团队,2020年录得了2.12亿的营收。

星展证券开业啦!纵观8家外资控股券商:不求撼动头部,但求各有所长 | 愉见财经

  所以外资控股券商要怎么打天下呢?“愉见财经”觉得目前看来比较合宜的操作:

  - 一是走“特长生”路子,把自己的长板发挥出来,有特色;

  - 二是用足大股东优势。

  比方说野村东方吧,财富管理就是人家的一块长板,所以他们在首先选取的四块牌照中,反而放弃的是在很多人看来利润颇丰的承销保荐业务牌照。扬长避短。

  纵观8家,这些外资股东其实各有所长,比如在财富管理业务、衍生品、新兴企业投行等业务上很有实力。而当前的行业正好又是在经纪业务转型、财富管理养成、衍生品不断丰富的阶段,因此外资控股券商是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再者,依托母集团资源、经验和客户,再与本地经营相融合,也或为一些外资控股券商的起步之策。比如星展证券方面就表示,会进一步将新加坡的国际金融中心经验、资源与中国本地实际结合,支持更多优质企业走入境内外资本市场。

  从长期来看,业内也期待着,在外资股东对一家券商能够控股乃至独资“说了算”之后,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把更多先进的理念、业务、产品及管理,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投资资金,都带进来,推动证券行业国际化发展。

  至于这些外资控股券商入局后的冲击,“愉见财经”觉得其实震撼不了头部券商或行业;但话又说回来,本土的那些除了当当通道、别的业务都不咋行的中小券商,似乎也该趁着行业创新而变革自己,全市场其实不需要135家券商这么多的,无变革能力者的市场空间的确会越来越小。

  周五的晚上,又到了「愉见财经读书会」上新时间。读书之前,先来听我给您讲两则小故事吧。

  第一则。

  说是有俩裁缝兄弟开了个服装店,哥哥踩着缝纫机呼呼作响,弟弟则在外头招待客人。聪明的弟弟每次都假装自己耳背,一旦有顾客问他衣服多少钱,他都会大声嚷嚷着问哥哥,哥哥答“42美元”,弟弟说“没听见,多少钱”,哥哥再答“42美元”。

  然后弟弟会戏精附体、装腔作势自己听错了,跟客户说“您好,这件衣服22美元”。这时候大部分的客人会不假思索得马上付钱走人,以防止店主反应过来。

  第二则。

  有这样一家宝石商店,橱柜里有一款宝石始终卖不出去,店主尝试过把它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用华丽的包装盒盛放它,甚至不厌其烦地向顾客介绍宝石的优势,但都收效甚微。直到一次偶然的出错,店主原本打算降价卖这销不掉的库存了,但一不小心点错了小数点,这宝石突然成了全店最贵的了。

  结果让人目瞪口呆:这款宝石的存货被销售一空。

  以上两个故事里,销售成功其实都利用了人们的“固定行为模式”,这里头有大量盲目而机械的规律性行为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下意识的行为,认为贵的就是特别的,或者贪到便宜就是划算的……

  这两个故事只是一个导读,具体分析,请进入读书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影响力》,探究影响力的本质——既学习到如何了解他人的思维模式去影响他人,让自己更得人心;也学习如何不进自己的思维囹圄,跳出来看问题,不接受非理性的影响。

  今晚的读书,给大家总结了增强影响力的六大关键因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