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中国金融》|LEI在中国的实践与探索

2021-06-18 和讯名家
语音播报预计21分钟

作者|张永福「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总经理、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2期

《中国金融》|LEI在中国的实践与探索

过去三十年间,伴随着全球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高速普及将全球贸易活动的参与方及交易行为构建成一个巨大的经济数字网络。国内外金融监管与金融活动在全球领域间的互操作性愈加紧密,法人实体彼此之间通过流程进行快速连接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交易主体定义和规则呈现多元化,并受制于各国政策、法律制度、信息垄断、交易欺诈等种种因素,法人实体的信息获取往往需要付出巨大成本,信息的不对称也给参与贸易的多方主体带来潜在风险。同时,金融科技催生各种创新型金融工具也为监管当局防范系统性风险带来巨大挑战。全球范围内意识到急需一个统一的法人识别体系。

全球法人识别编码体系应际而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特别是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隐秘、复杂和不透明。创新型金融工具的定价和交易机制高度复杂,衍生链过长、交易方过多,绝大部分游离于监管框架之外,直接导致监管当局无法监控不同部门之间的资产负债关系,难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积聚和爆发。为构建全球统一的金融监管框架、提高全球范围内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能力,金融稳定理事会(The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于2011年7月提出构建全球法人识别编码体系(Global Legal Entity Identifier System,GLEIS)动议,为参与国际交易的法人分配唯一法人识别编码(Legal Entity Identifier,LEI),以加强全球参与金融交易机构的信息管理,便于机构识别交易对手方身份、改善全球金融体系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以FSB为主导的GLEIS于2012年6月召开的G20洛斯卡沃斯峰会得到正式认可,同年发布了界定LEI编码结构及其参考数据的ISO 17442标准。2013年6月GLEIS完成搭建三层组织架构,自上而下分别为监管委员会(ROC)、LEI基金会(GLEIF)和本地系统(LOU)。

ROC目前有73个成员机构和18个观察机构,主要包括G20成员国财政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支付与清算系统委员会(Committee on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s)、国际证监会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等国际组织。

中国对LEI体系的研究和贡献

金融机构编码(Financial Organization Code,FOC)是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为14位有含义码(最后两位为校验码),赋码范围涵盖国内所有金融业机构,以实现身份识别、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等目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人民银行在研究国内金融业机构分类统计相关问题时,已经认识到金融机构主体识别风险可能引发监管风险隐患,2009年开始对国内金融业机构统一登记并赋予FOC编码,此举与2011年FSB构建LEI编码基本一致。在开放经济环境下,FOC编码定位类似国内金融业机构的“身份证”,LEI编码则类似法人开展跨境金融交易的“护照”,两者未来存在数据交换或融合的基础。因此,我国深入研究了FOC编码与LEI编码各自特点,在2012年的LEI工作组(IG)第四次工作会议上,建议LEI编码的第7~18位由各个LOU为法人分配,获得了会议采纳。之后,中国法人LEI编码7~18位使用了FOC编码的1~12位,为金融业机构自动获取LEI编码奠定基础。

对我国而言,积极参与GLEIS建设,一方面利于加强对法人的信息管理,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国际金融事务话语权,为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交流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LEI编码在国际金融交易的统一实施,为我国央行履行监管职责、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有效路径。

中国LEI体系建设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ROC成员,统一指导和协调LEI编码国内落地实施。LOU现设立在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下属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下文简称“金标院”),负责对外沟通、对内研究,前期收集整理、翻译编写了大量研究资料。同时,金标院基于对国家政策、法人情况和GLEIF新规的解读与研究,应用大数据等先进处理技术,积极开展LEI应用推广、相关标准制定及新技术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我国LEI体系。2014年8月,中国LEI本地系统在互联网上线运行并通过了国际互认的最终审议。通过此后三年两期的建设,该系统于2017年12月通过GLEIF认可,标志着中国LEI体系完成初期建设并正式融入了GLEIS。我国发行的LEI编码能够被其他国家监管机构认可,满足我国参与国际金融交易机构获取LEI编码的需求,保证国内相关机构在国际金融交易跨境业务顺利开展。截至2021年4月30日,中国境内LEI编码持码机构共计42924家,持码数量全球排名第12位。

2019年,为探求LEI编码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跟随全球LEI体系2.0的升级步伐,中国人民银行开展跨境法人数字化身份识别试点,中国LEI本地系统完成了与大型商业银行、金融基础设施、自贸区、金融数据平台、跨境贸易平台的系统对接,实现了LEI编码注册、年检、变更、查询的基本功能。通过与试点单位的对接,有效拓展了LEI编码的赋码渠道。截至2021年4月30日,已有13家试点单位完成与中国LEI本地系统的对接工作。

中国LEI体系下一步建设思路

建设新一代中国LEI本地系统。目前,全球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39个LOU系统运行。随着LEI体系的不断发展,ROC、GLEIF陆续发布新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各LOU系统提出新的数据规范要求,推动相应系统改造升级等工作。6年来,现有系统稳定运行,扎实完成了LEI编码信息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新一代系统将继续保持并更加专注于国内日常业务维护管理,专注打造权威、规范、全面、准确的LEI编码国际化基础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着眼“走出去”的国际应用场景需要,为合作机构的自身境外业务场景提供数据支撑,为LEI编码持有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检索,为探索国内外LEI标准规则制定提供抓手,为在全球诸多LOU系统脱颖而出,提升我国在GLEIS中的认可度和话语权。

打造跨境法人信息服务平台。跨境法人信息服务平台的核心是以包括LEI编码在内的数据链,结合采集境内、境外法人相关信息,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和加工处理,形成大数据级的“数据湖”,面向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机构等提供信息服务,帮助机构了解自己的法人客户,实施法人客户尽职调查。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实现法人客户信息的持续跟踪管理,为履行反洗钱义务、反恐融资义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辅助监管部门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监测,实现穿透式监管。

跨境法人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其他业务数据,以建立权威、规范、全面、准确的全球LEI编码“本地化”信息数据库,使数据资源效用最大化,提升LEI编码信息价值,使相关决策分析更科学、准确,最终实现为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提供符合国内业务应用场景的数据支撑。

此外,着眼“引进来”的国内应用场景需要,跨境法人信息服务平台与新一代中国LEI本地系统内外覆盖、互为补充、形成循环,参照国际有关案例,在对相关法人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实现预赋码,便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在设定应用场景时能有效利用编码,在法人自愿授权下,可将预赋码转化为正式编码,实现数据融合和深层次的数据清洗,促进国内外法人LEI编码及其信息在相应领域开展应用拓展。

我国LEI体系建议举措

加强横向组织联动。我国LEI编码应用意义深远,仅在金融业,就涉及货币当局、监管当局、银行业存款类、银行业非存款类、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金融业机构。此外,各主管部门或企业大多属于垂直型组织,LEI编码在其中的宣传推广到应用落地就要面临“联合推动、纵深推进”,稍有欠缺就易出现“脱节”。这就需要相关各方加强协调联动,通过媒体、网络、会议等平台,线上线下多层次、多角度宣传LEI编码的作用及意义,提高参与者对LEI编码的认识。

推动应用规则制定。目前,应用LEI编码的方式已有三种(强制性使用,即法人必须持有并使用LEI编码;有则上报,即已经持有LEI编码的法人必须使用LEI编码;选择性使用),全球范围内欧洲约有70项监管规则、美国约有30项监管规则,欧美已成为LEI编码发码量的主要地区。截至2021年4月30日,我国金融领域涉及LEI公开发布规则9项、内部发文(互联网未发布)8项、正在制定中的规则6项。

挖掘数据应用价值。LEI编码对于国内外的持有者发挥着“护照”的作用,虽然参考数据设计只有两层(第一层是法人基本信息,包括法人正式名称、法人总部地址、法人办公地址等数据;第二层是关系数据,旨在描绘法人之间的控制关系网络),一旦落地应用在不同领域、适应不同规则的过程中,就会超越护照本身“身份识别”和“准入条件”两层基本属性,数据应用价值展现将前景广阔。但我们也认为,当前在赋码量、赋码范围和数据深度上,还皆不及国内外成熟编码体系。未来,随着时间推移LEI编码盈千累万、应用广泛,体系成熟后,我们必须要更加注重数据应用,挖掘数据应用价值。为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规则中做好统一标准,在技术中做好数据融合。■

(责任编辑  张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