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袁老 一路走好

2021-05-25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语音播报预计14分钟

袁老 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夫人邓则(中)在遗体送别仪式现场

袁老 一路走好

市民前往明阳山殡仪馆送别袁隆平

袁隆平的夫人邓则(中)在遗体送别仪式现场 市民前往明阳山殡仪馆送别袁隆平扫描二维码

看新闻现场

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4日上午,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现场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

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开始。

铭德厅门口,挽联写着: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泽长存。

哀乐低回。袁隆平躺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阳光透过天花板的玻璃洒落在他身上。他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外套,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

袁隆平的遗孀邓则一袭黑衣,坐在轮椅上。她的头微微侧着,没有朝着遗体的方向,右手紧紧握住左手,放在大腿上。她的左手戴着一枚戒指。

10时15分,铭德厅内开始默哀。

吴俊穿着一件衬衣,站在默哀人群中,衬衣是袁隆平送给他的礼物。这位“80后”是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也是袁隆平的弟子。

袁隆平的助理辛业芸,眼圈泛红,始终沉默地看着邓则的方向,面露担忧。

人们面朝遗体,从右至左绕灵一周,与邓则等家属握手,一些人缓缓说出“多保重”。邓则反复说着“谢谢”。

不久后,孩子们推着轮椅,陪着邓则来到遗体正前方。邓则突然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袁隆平遗体前,跪在地上,埋头哭泣。

铭德厅外,长沙明阳山仿佛被人潮淹没。拥挤的人群中,许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见到一朵朵明黄和雪白的菊花——人们把手中的鲜花举过头顶。

文/新华社

悼念

“好好吃饭 认真工作”

民众送别队伍排到三公里外

5月22日起,民众便自发赶往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为袁老送行的人群在殡仪馆前排起了长队。李科良是一名大二中医专业学生,湖南郴州人,关于袁老,印象中最多的是小时候奶奶的讲述。“我是约好三个朋友自发去送别袁老。一路上,挺感慨的,来送别的队伍排到殡仪馆三公里外,大家都自觉统一着黑色调服装,有的还穿了很正式的西装。”

来自湖南大学的赵雨晴于5月23日晚前往明阳山殡仪馆,悼念袁隆平院士。她说,同学中有的是自己前往,也有的是建了群约着一起前往悼念。5月23日晚八点左右,她赶到殡仪馆时长沙的雨已经停了,虽然时间较晚,但前去悼念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我最早是小时候从新闻中听到了袁隆平的名字。作为后辈,我们也应当记住袁老,吃水不忘挖井人。”

上百网友委托当地市民献花留言

截至5月24日下午5时许,已有1212万余人在网上表达了对袁老的缅怀。除此之外,还有网友选择委托长沙当地居民代为前往送花留言。

豆子(化名)是长沙的一名英语教师,22日、23日,豆子连续两晚来到明阳山殡仪馆,她不是一个人来为袁老送别,她受上百名网友的委托,来为袁老献花留言。豆子说,她是先在网络上看到很多长沙市民免费送水送花,也看到了外地游客因为无法前来也无法找外卖小哥送花。“我作为长沙人,觉得应该替外地网友做点事情,所以就买了一些花,替网友写上话语送去。”

豆子说,“豆子也是种子,所以我特别喜欢袁爷爷这句话,以后会努力做一颗好种子好豆子,好好吃饭,认真工作,也会在自己的教育行业发挥种子精神,好好教育学生们,培育好祖国未来的种子们,延续老一辈的精神和信念。”

出租车免费接送前往悼念人群

5月24日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前,大量民众前往殡仪馆。在悼念现场外,有的花店老板在小黑板上写下,“今日菊花全部免费”。有人在私家车上贴了字条,表示可以免费为前来悼念袁隆平的朋友提供口罩。

此外,长沙数百台出租车免费接送前往悼念人群。据健康时报报道,出租车司机张海强曾经参加过爱心救援、爱心送考,此次自发接送民众。张师傅的手机曾收到一条名为“爱心团队救援互助群”的消息,消息显示:“悼念袁隆平院士,目前有数百台出租车已经前往高铁站免费接送前往悼念的人群!我们号召更多出租车兄弟前往参与免费接送活动!”

本组文/本报记者 郭琳琳 匡小颖

统筹/蒋朔

本版供图/新华社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外交部:

袁隆平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4日说,中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缅怀和铭记。

连日来,联合国官方微博、粮农组织总干事、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等发文缅怀袁隆平院士,海外媒体和网友也以多种方式表达追思,感谢他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众作出的杰出贡献。

赵立坚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说,袁隆平院士逝世后,中外各界都表示沉痛悼念,这充分说明他对中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事业所作贡献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赵立坚说,中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与袁隆平院士的艰苦努力密不可分。

“在自身粮食增产增收的同时,我们也始终秉持开放和负责任的态度,向世界各国慷慨分享杂交水稻技术。”赵立坚说,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输出与对外开放几乎同步。1979年,中方首次对外提供了杂交水稻种子。40年后,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40年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人员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美国等国为水稻研究人员提供建议和咨询,并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

“上述努力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贫困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金黄沉甸的稻谷让无数人享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赵立坚说。

赵立坚说,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中国创造了粮食自给的人间奇迹,也有意愿、有能力继续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袁隆平院士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饥饿和贫困终将从地球上消失。”文/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治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