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日本向海洋排核废水 为何有恃无恐?自己“不捞鱼”,吃鱼靠进口

2021-04-14 财联社
语音播报预计13分钟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在经处理及稀释后,将排入大海。在2011年3月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的十年后,整个东亚沿海国家乃至环太平洋(601099,股吧)的国家再一次陷入核污染的恐慌。

  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后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海鲜还能不能吃?这不仅涉及到自日本进口的海产品是否会受核废水的影响,还包括其它洋流影响区域的海产品是否安全。

  按常理来看,如果核污水将污染海洋环境乃至渔业资源,日本的渔业肯定会最先受到影响,并且影响最为严重。的确,事件发生后,日本国内民众也反应强烈。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3日,福岛县多个市民团体在福岛县政府前集会,约70名示威者高举“勿排放入海”“民众不支持该决定”的标语。

  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会长岸宏4月13日表示,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决定令人“无法容忍”,这是践踏(日本)全国渔业从业者感受的行为”。

  但是,作为昔日的渔业大国,为何日本仍要执意做出如此损人不利己的决定呢?从日本近年来渔业的发展形势中或可窥见端倪。

  日本渔业产量降至世界第八

  日本人爱吃海鲜世人皆知,在上世纪90年代前其渔业产量为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渔业大国。但是在90年代之后,日本渔业产量开始大幅下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下称《报告》)显示,日本海洋渔业捕捞量从80年代的年均1059万吨到2018年下降至310万吨,在全球前十国家中从当年的第一位下降至当前的第八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渔业的快速发展,从80年代的年均382万吨不断上升,2018年已达到1268万吨,跃居世界第一,是日本捕捞量的3.3倍。

日本向海洋排核废水 为何有恃无恐?自己“不捞鱼”,吃鱼靠进口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1980s、1990s、2000s数据为每年平均。制图:腾讯财经

  另外,从渔业的整体数据来看,日本渔业下滑的趋势更加明显。1994年日本渔业总产量为820.6万吨,到2018年则下降至424.2万吨,减少近半。

日本向海洋排核废水 为何有恃无恐?自己“不捞鱼”,吃鱼靠进口

  (数据来源:wind,制图:腾讯财经)

  从产值来看,日本渔业下滑的趋势同样明显。以不变价计算,日本渔业产值从1994年到2019年平均每年下滑3.23%。1994年的不变价产值达到1.354万亿日元,但是到2019年仅为5591亿日元。

日本向海洋排核废水 为何有恃无恐?自己“不捞鱼”,吃鱼靠进口

  (数据来源:wind,制图:腾讯财经)

  此外,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的一项调查显示,从2010财年末到2019年3月,日本渔业合作社全国会员人数下降了18.7%,东北部三个受2011年地震和海啸影响最严重的县(宫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的渔业合作社成员数量下降了24.4%,其中宫城县的会员人数下降幅度最大,正式会员人数下降了一半。

  虽然产量下降,但是日本人爱吃鱼的习惯并未因此改变,因此进口鱼产品在日本的鱼消费中的更加重要。

  《报告》显示,全球主要渔业进口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欧盟、美国和日本。1976年,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额分别占全球进口总额的33%、22%和21%。2018年,因其它新兴市场进口量上升,美国和日本的份额分别下降到14%和9%,但仍然是进口量最多的两个国家。

日本向海洋排核废水 为何有恃无恐?自己“不捞鱼”,吃鱼靠进口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制图:腾讯财经)

  日本此次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环太平洋的国家或将最先受到影响,而亚太地区正是全球主要渔业资源的聚集区域。

  《报告》预测,全球水产品总产量(不包括水生植物)有望从2018年的1.79亿吨增至2030年的2.04亿吨。按绝对数量计算,2030年相较2018年将实现总体增产15%,具体来看,亚洲地区整体有望增产19.2%,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有望分别增产18.5%、26%和18.2%,但是日本2030年渔业产量预计较2018年下降6.7%。

日本向海洋排核废水 为何有恃无恐?自己“不捞鱼”,吃鱼靠进口

  (资料来源:wind,制图:腾讯财经)

  从《报告》显示的世界主要渔业出口国来看,2018年中国是渔业出口第一大国,占全球渔业出口产值的14%。除中国外,前十大渔业出口国中,越南、智利、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或都将受到日本核污水的影响。

日本向海洋排核废水 为何有恃无恐?自己“不捞鱼”,吃鱼靠进口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制图:腾讯财经)

  日本选择最“划算”的处置方式

  4月13日,日本政府已正式决定将“稀释后排入海洋”确定为核污水处理的最终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除目前已经存储的125万吨外,每年还将会有约55万吨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直至完成核电站退役工作。

  之所以作出如此损人不利己的决定,与日本方面对成本的考量不无关系。

  据公开报道,在日本提交给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和核电站退役路线图中可以看到,拟定的备选方案原本有五种:向深层地下泵入、向海洋排放、蒸发释放、电解为氢气释放以及地下掩埋。日本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排入海洋方案的费用仅需17亿~34亿日元,其他几种方案少则几百亿日元(蒸发方案)、多则几千亿日元(深度掩埋方案);排入海洋方案的准备时间最短仅需16个月,其他方案则需2年以上;排入海洋方案设施占地面积仅为300~500平方米,其他方案多为2000平方米以上,掩埋方案甚至超过28万平方米。

  此外,在2017年,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曾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反应堆报废、去污及赔偿等处理费用汇总作出了一个估算,结果显示,总额将达50万亿-70万亿日元(约合4550亿-6370亿美元)。另据东京电力公司的数据,到2020年10月,给周围居民的赔偿金、修建污染水储蓄设施、清理核污染、拆除反应堆合计已经花费了2000亿美元。

  对比日本渔业2019年产值7416亿日元(现价约合67.5亿美元),由此观之,即便此次排污对日本海洋渔业造成致命冲击,相对其它方案来看,这一方案仍然显得很“划算”。

  但是,也正如我国外交部对日本此次决定的声明所说: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责任编辑:赵艳萍)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