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赵军:去年中国乙二醇消费占全球60左右

2021-04-07 和讯期货
语音播报预计54分钟

  4月7日,由大商所、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化工产业(衍生品)大会”在杭州正式开幕。下午的液体化工论坛上,中化国际(600500,股吧)化工原料事业部总经理赵军出席论坛并以“全球竞争格局下的中国乙二醇发展趋势分析”为题目发表演讲。

赵军:去年中国乙二醇消费占全球60左右

  赵军表示,对于全球而言,乙二醇主要消费来自东北亚,东北亚消费主要来自于中国。2020年中国在全球的消费占比已近60%左右,或将成为乙二醇定价中心。

  进口方面来看,中国乙二醇进口量仍保持旺盛的势头,从进口结构来看,主要还是来自于低成本的中东,包括沙特、科威特、伊朗等地区,日本和韩国未来会逐渐被挤压出中国进口市场。美国的产品,因为它的低成本的优势,通过乙烷裂解到乙烯、乙二醇,会逐步替代日韩的市场的进口地位。

  以下为文字实录:

  我们对乙二醇做了分析,是从原料端乙烷、丙烷包括石脑油一直到乙烯,往下面到EO到乙二醇的趋势做了分析,我们跟大家分享。

  这里面其实是这样的情况,对于乙二醇来说,主要是从环氧乙烷过去,环氧乙烷原料就是乙烯,乙烯原料油很多种,以前是通过炼化一体化通过石脑油过去,包括卫星石化(002648,股吧)是从乙烷作为路线可以过去,包括万华化学(600309,股吧)、宝莱这些公司是用丙烷作为原料裂解以后生产乙烯,往下可以做到环氧乙烷到乙二醇。除此之外还有煤头路线,所以这里面乙二醇的产品还是蛮特殊,因为原料来源相对以前来说越来越丰富了。往下的话,它的用途会比较单一,主要是在聚酯行业比较多。

  我们可以分三个部分:1.乙烯产业分析;2.环氧乙烷分析;3.中国乙二醇分析。

  一、乙烯产业分析

  从全球来看,基本上可以看到环氧乙烷通过乙烯来生产,乙烯的原料、工艺主要是通过蒸汽裂解,就是你把不同原料放入炼炉里面,包括石脑油,轻的石脑油可以直接到乙烯和丙烯,如果用乙烷就可以到乙烯,包括丙烷。这些工艺主要是通过蒸汽裂解生产乙烯,乙烯往下往聚乙烯、乙二醇等产品发展。所以,从工艺来看,蒸汽裂解是最主要的生产乙烯的工艺,而从环氧乙烷到乙二醇的路线来说也是最重要的路线,我们会讲到从整个乙二醇的定价来说,也是遵循油到石脑油到环氧乙烷的路线进行定价。

  对于蒸汽裂解而言,我们看到上面四个部分,就是乙烷、丙烷、丁烷以及轻质化的石脑油,这是通过蒸汽裂解以后生产乙烯最主要的路线。这四个产品,可以从全球来看我们做了分析。在这里面我们关注三个地区:1.北美,主要是美国;2.中东,除这两个地区就是东北(中国)。在美国而言,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乙烷的全球产量在2025年占到一半,我们知道乙烷到乙烯是最经济的路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从美国买乙烷到中国进行裂解生产乙烯,往下做不同的产品。除此之外就是丙烷,我们看到蓝色区块就是丙烷在全球2025年占到36%。可以看到这个柱子就是在2020年到2025年,就是2025年相对于2020年来说乙烷有将近700万吨的出口增量,丙烷有1100万吨的出口增量,这是美国当之无愧的轻质化原料出口大国。我们看到中东地区,虽然乙烷1/3的产量占比,但是出口为0,因为中东地区乙烷限制出口,主要是因为乙烷在中东地区已经开始变得枯竭,而在美国是因为天然气不断勘探以后,乙烷量比较大。除此之外是丙烷,中东的丙烷在全球2025年占22%,但是它的出口增量可以看到2025年相对于2020年只有400万吨的出口增量,也就是说像丙烷脱氢或者丙烷蒸汽裂解,包括万华或者宝莱公司做产业路线,其实你不得不考虑多元化的采购路线,一方面我们知道中东的增量有限,如果只是从单一地区买原料的话,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说必须有一些组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公司会考虑从美国买丙烷。当然,也有很多地缘政治的影响包括贸易战会不会在未来会恶化,这对整个采购成本会有增加。丙烷成本一增加,如果蒸汽裂解的话,也会不断推高乙烯生产成本。

  回到中国,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乙烷和丙烷都是负值,出口量为负,所以要进口,所以一方面我们估计到2025年中国主要是从美国,因为其他地方没有乙烷的出口增量,大概有500万吨采购量。其实,我们知道卫星石化大概有300多万吨量通过长约进行锁定。目测来看,目前是200万吨进口增量来自于美国,主要是从中国区进行采购。除此之外,我们也估计丙烷的量在今天的1400万吨的进口基础上,还会再额外增加1000万吨,其实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这也要看中国丙烷装置的投产节奏和产能释放情况。实际上,我们估计会远大于1000万吨的量。因为我们也知道万华230万吨的丙烷,宝莱220万吨,合在一块就是450万吨,你还要上这么多丙烷脱氢装置,包括一期、二期、三期。简单来看,我们认为丙烷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认为资源从中东过来存在一定的风险,是不够的。而且从全美来,它的出口增量能不能跟中国的需求增量进行匹配。所以在这里面的格局是什么?对于未来来说,出口的增长只能从美国过来,中东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化以后,已经没有过多的能力负担中国大发展的需求增长。除此之外,对于东北亚地区,除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这些地区,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增长,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所以在中国,不光是乙二醇,还包括聚乙烯、丙烯、PP等产品其实都是在不断增长。这么大的增长就需要不断采购原料。

  今天主要讲乙二醇,除了煤制乙二醇路线以外,我们会讲到它的有效产能增量是有限的,主要还是通过乙烯法的路线来生产乙二醇。

  从全球来看乙烯,大家都在关注大炼化,包括恒力、浙石化、中东炼化等企业,包括惠州炼化这些一期二期三期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企业都是大炼化。在全球来说,其实趋势刚好相反,是以乙烷和丙烷、丁烷等轻质化的原料(轻烃)作为蒸汽裂解来生产乙烯。到2025年全球有将近2亿多吨的产量,实际上有一半来自于乙烷,有一半来自于石脑油。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瓦斯油、MTO、CTO,其实非常有限。往下做,可以看到对于环氧乙烷而言其实有一定的增长,但它的趋势不如聚乙烯,无论是HD、LD还是LLD,主要是因为这些聚烯烃的产品相对而言运输比较方便,存储也比较方便。而到环氧乙烷,其实运输难度非常大,基本上只能通过车运,所以它在大洲之间的贸易近乎于0,主要在荒原几百公里之内用槽罐车进行运输。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往下做一体化,不太可能有环氧乙烷省内的运输。

  从乙烯的产能占比可以看到对于东北亚地区,就是深蓝色区块,相对于浅蓝色的区块(北美地区)而言,它的产能占比已经超过了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区域。这个增加主要来自于中国,而日韩台相比而言产量非常有限。

  我们从不同区域也可以看到不光是北美以及中东,都是以蓝色区块作为最主要的生产乙烯的原料,就是乙烷,包括丙烷和丁烷,要不就是单独乙烷进料,要么就是直接混合进料。往下其实可以看到美国会比较均衡一些,但对于中东而言全是蓝色区块为主,说明中东没办法往下拼精细化工,它只有通过固态的方式,它拼的是成本。所以我们认为北美在未来应该是低成本的优势加上精益化的工艺路线,未来可能在整个全球来说都会有比较强的话语权。

  抛开轻质化为主的中东和北美而言,我们看到中东和印度比较缺乏资源,要么买石脑油,要么买轻质化原料(乙烷、丙烷、丁烷)。在印度和欧洲,可以看到蓝色区块在未来会处于比较重要的占比,说明对于这些以采购中间产品和采购重质化,包括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产品来进料,这些地区已经在慢慢开始往轻质化进行转型。

  对于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黄色区块占比还是非常大,特别显著。我们也知道很多企业是生产聚酯纤维,一方面不光需要通过乙烯生产乙二醇,还需要PTA,这样的话通过炼化一体化是最好的方式,但也有很多企业在探索未来是不是将原油进料以后,60%以上的产品全转化为化工产品,但也是取决于整个产能释放节奏。我们也认为这一轮之后,可能政策会有一些收紧,不光是炼油,包括炼化以及煤化工,至少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来说,可能会属于比较收紧的状态。而对于轻质化的路线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没有关上这个门,就看审批的节奏。

  对于中国,我们回到目标区域,其实黄色区块的增长非常快,还是主要通过炼化一体化,包括中石化以采购轻质化的石脑油料进料,来裂解生产乙烯。而在灰色阴影这一块就是用煤化工,包括绿色这一块是用甲醇制烯烃、MTO的路线,相比而言增长都比较有限。蓝色区块就是用乙烷和丙烷作为生产乙烯的原料,它会有一个增长,但是因为它的整个体量还是没有办法跟油头进行抗争。这里面其实它的好处在于在油价剧烈波动的时候,能够抵御油价波动风险,特别在油价比较高的时候,因为整个定价机制不一样,对于油价比较低的情况可能会稍处劣势。往下的产品,可以看到EU这一块,还是有一定的增长。

  我们也分析了4家企业,就是4种类型来生产乙烯的工艺。最右边是恒力石化(600346,股吧),通过炼油以后得到轻质化石脑油,再进料以后生产乙烯和丙烯,中石化石脑油可以直接到BTS这一块。通过乙二醇和PTA,可以做到聚酯纤维,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炼化一体化通用路线。像新莫华(音),又在2019年10月份以采购美国的乙烷,包括海外的丙烷来进料,50吨的乙烷和80万吨的丙烷生产乙烯和丙烯。我们也知道乙、丙烷进料的收率不一样,如果乙烷进料的话是80%的收率,丙烷是40%的收率,所以丙烷进料的话,只有40%是乙烯,20%是丙烯。所以它在这里面有乙烯和丙烯,丙烯主要是通过丙烷裂解生产的,丙烯主要是外售,乙烯是往下做PVC,一部分进行外售。像万华、宝莱的公司来说,主要以LPG,主要以丙烷和少量丁烷进料,大概是230万吨的丙烷生产100万吨乙烯和50万吨的丙烯,这里面标红的就是说它可以直接做到环氧乙烷,但是它的环氧乙烷并没有发展,因为我们知道万华本身需要做PU,PU需要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除了环氧乙烷以外还需要环氧丙烷,所以它的丙烯往下做到环氧丙烷,要满足这种循环经济,然后它做聚氨、MDA的副产,跟乙烯平了以后变成PVC,所以它为什么这么做?跟整个产业循环工艺有关系。

  再往下就是卫星石化,当然也有卫星石化的高管进行分享。可以看到它往下只有一种单一的烯烃,就是乙烯,其实丙烯的量非常少,主要是做聚烯烃,包括乙烯和丙烯混合进料,乙烯和丙烯酸可以做树脂,环氧乙烷往乙二醇发展,应该180万吨的乙二醇,其实整个产量还是蛮大。所以在这里面每一家的路线不太一样,是基于它的产业发展的状态来做的。

  我们也看到在未来,其实上万产能是蛮多。虽然今天讲的是乙二醇,包括未来聚乙烯,就是LLD和PPP这些商品来说,其实也会面临到一个比较大的竞争,包括PVC也已经在开始收紧。我们看到有特点?在西部都是以灰色为主,就是以煤化工为主,煤化工往下发展只能以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方式来满足,因为在当地没有办法消耗能力,只能通过固态的成本最低的方式来往沿海地区销售。在沿海这一块,主要是靠外采原料来生产,一方面是买原油或者石脑油,或者买乙烷、买丙烷,这种方式要么就是通过蒸汽裂解生产乙烯,要么通过丙烷脱氢来生产丙烯往下做PP等等产品。所以在未来,我们认为中国的形态是特别特殊,有很多海外专家研究中国,特别头疼,因为路线太多,每个产能的发展方向也不太一样。所以这里面,我们认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应该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对于大化工而言还是在比较拼成本的模式。

  我们从成本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乙烯的完成成本,就是买美国的乙烷到中国做裂解,成本还是最低,除了在2020年4月份疫情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当时的油价,石脑油在178美金,所以这时候生产乙烯肯定是特别赚钱的。当然,跟当时的油价也是密切相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这一个特异值来看,因为我们从投资角度分析来看,用乙烷作为单一原料生产乙烯是最经济的,我们后面会讲用丙烷来生产丙烯也是最经济的。除此之外,每个企业情况不太一样,要么你就是用石脑油进料,就是黄色曲线,基本上它是基本上长期处在阴影部分的内部,就是说它的成本比东北亚乙烯的报价低一些,说明它有盈利。可以看到在2016年之前,基本上黄色曲线和背景完全契合,基本上由石脑油定价,到了2015年之后,可以看到整个波动走势没有跟乙烯价格完全相匹配,主要因为不同工艺路线太多,而且产能占比上,像一些轻质化的原料,像甲醇、煤、煤制烯烃占比越来越大。但不管怎么样,在60美金的油价水平和这样的背景下,乙烷包括石脑油以及乙丙烷混合进料都具有比较强的优势,像MTO和煤制烯烃的优势就比较弱一些。

  我们看到乙烷原料在美国是过剩的,因为这里有一个回注,因为当它卖不掉,会根据它的热值进行定价,跟天然气一起混合烧掉。目前来看在满足出口增量和本地需求量情况下还有过剩,至少有1000多万吨的量是富余,但这个量能不能到码头再到中国来?需要时间的考验,因为你需要新建基础设施、新建管道,还要选址,还要锁定中国买家,特别是它的审批情况。所以我们认为在近三年之内,不太可能有第二套装置投产。对于新进者来说,可以获取足够多的红利。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里面,很多人特别担心乙烷价格会走高,买家多了以后,但我们看在美国本土,我们从2020年可以看到在疫情的时候,特别美国出现极寒天气(今年春节之后),美国乙烯已突破1200美金。以乙烷为原料的产业来说,应该说乙烷价格会暴涨,而实际情况下我们看到乙烷是红色曲线,基本上保持跟蓝色曲线同步波动的情况,蓝色曲线是美国的乙烷,根据它的热值,就把它烧掉作为原料的定价,基本上可以看到美国乙烷还是按照天然气属性定价,就是按照热值定价。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天然气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它的整个定价在比较低的水平的情况下,为什么乙烷价格没有跟乙烯走,而跟天然气走的原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面即使美国出现极寒天气,大概40%的产能损失掉,乙烯量不够了,但是乙烯出现暴涨的时候,乙烷价格还在偏低水平。而乙烯基本上跟聚乙烯是同步波动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面说的非常清楚,从2016年之后新增的乙烯原料进料都是以深蓝色区块(以乙烷进料)为主,说明新增的装置,首先第一个认为乙烷足够,第二认为乙烷价格在比较低的水平,才会提前6年做可研和认证,让装置做落地,这也说明美国本身的乙烯工厂对乙烷的成本和量特别有信心。往下可以看到2016年之后,新增的产能基本上都是以聚乙烯为主,说明美国在2016年之前基本上是供需平衡的状态,新增的产能80%以上都是以聚乙烯为主,而我们也知道聚乙烯的目的是以出口为主,一方面先满足南美的需求,再满足欧洲的需求,在未来可能会往中国市场进行倾销,我们认为这个趋势在未来几年比较明显。但目前来看,整个成本在美国比较高,所以我们也认为整个聚乙烯的价格在美国还会往下走。

  再回到乙烷。基本上刚刚讲过有将近500万吨有增量,就是未来整个新增的量主要来自于中国,为什么?欧洲本身是一个饱和的状态,包括印度、欧洲、加拿大等地都是处在比较供需平衡的状态,新增的需求一定是来中国的需求中心。

  对于乙烯单体而言,虽然说我们看乙二醇,但我们要往上再看两步,除了环氧乙烷还要再看乙烯。美国的乙烯如果跟中国价差低于300美金,我们认为美国乙烯就能到中国来,因为整个运费大概在300美金左右。为什么?首先第一个运乙烯不能像运乙烷一样造5万吨的船,因为你的批次很小,不可能进口500万吨,像卫星石化一样。如果只进口几十万吨,你造5万吨的出口设施和5万吨进口设施,还造大储罐和大船,非常不经济和不划算。所以在目前来看只是以LEG的方式来存在,就是以中型船(1-2万吨乙烯船)来满足需求,运费基本上在这样的水平。目前来看,美国目前比中国还要贵100多美金,所以完全没有可能运到中国。但乙烯价格再往下跌到400-500美金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套利空间。

  从长期投资模型来看,基本上在油价在50-70美金的水平区间,可以看到基本上用乙烷进料的成本最低。其次,用乙烷、丙烷混合进料,再往上就是丙烷以及石脑油进料为主。而对于MTO,它的成本持续在比较高的水平。煤制烯烃基本上跟油价关系不是特别大。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在60美金的水平线,煤制烯烃的成本基本上跟石脑油进料不相上下的水平。但是对于不同地区的煤,它的成本不太一样,如果本身拥有煤矿资源,相比而言优势更加明显,这就是为什么煤化工企业想要获取上游资源。

  二、环氧乙烷分析

  乙烯往下走,除了最大的一块是做聚乙烯,就是做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的下游主要是往乙二醇发展,除了乙二醇还有聚乙二醇、乙醇胺、聚醚多元醇等产业。乙二醇的发展跟环氧乙烷息息相关,而且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我们也认为对于环氧乙烷来说,它的增量需求主要是被乙二醇所占据。

  从全球可以看到对于东北亚地区,环氧乙烷的产能是最大的。往下主要是往乙二醇去发展,特别在中国而言,占比会更加大。

  我们看到不同地区,其实对于美国而言,它有一些增量。虽然增量比较有限,但它比较平均。对于中国而言都是以乙二醇为主,因为它拼的不是信息化、多元化,而是成本。再往欧洲是比较平的状态,我们也认为对于欧洲地区而言,它没有太多的乙二醇的增量。再看到印度来说,其实跟中欧类似,它的发展模式比较简单粗暴,主要往乙二醇发展,精益化程度还是不够。对于东南亚地区是同样的情况,但增量比较有限。在看到东北亚地区,可以看到整个增量来自于中国(中国大陆),往下发展,增量对于像聚乙二醇、乙醇胺、聚醚多元醇等产品来说,相对而言它的增长有限,最大的增量来自于乙二醇的消费拉动。对于日本而言,可以看到它的战线进行搜索,但是相比而言它的发展比较均衡,因为还有一些精益化的产业在往下发展。韩国的模式和印度、中欧类似,我们认为韩国相比日本来说,它的精益化程度可以从这个产品可以看到,不光是乙二醇行业,包括半导体行业也是一样,就是精益化程度相比而言不如日本。对于中国台湾而言也是往乙二醇发展。对于中国过镍而言,基本上乙二醇的增长是比较块。

  我们看到对于环氧乙烷、乙烯、乙二醇,基本上是同步波动的趋势。可以看到在这里面除了特异值(乙烯价格出现暴跌)以外,大部分时间,乙烯的价格和环氧乙烷是同步波动的。环氧乙烷和乙二醇,像华东的市场价格也是基本上同步波动。

  我们总结来看,对于上游乙烯做了分析总结,基本上我们认为整个原料进料对于中国而言会更加丰富。环氧乙烷对于中国而言,新增产能其实比较多,特别在这些年。除了乙烯法以外,像煤头路线在未来的新增产能也是比较大。往下走到乙二醇这一块,我们也认为对于很多企业要想规避在未来高度和同业竞争的格局,应该考虑往下做精细化,这是比较重要的。如果你只是拼成本,我们认为你很难跟中东、北美进行低成本的竞争,或者跟一些轻质化的路线来生产乙烯到乙二醇的路线,来产生比较大的竞争,将来整个局面会比较复杂。

  三、中国乙二醇分析

  乙二醇往下主要做聚酯,对于全球而言乙二醇主要消费来自东北亚,东北亚消费主要来自于中国。中国在全球的消费占比,在2020年已经接近到60%左右,我们也认为它会成为乙二醇定价中心(对于中国而言)。

  从进口结构来看,主要还是来自于低成本的中东,包括沙特、科威特、伊朗等地区。像日本和韩国,我们认为在未来会逐渐被挤压出中国进口市场。美国的产品,因为它的低成本的优势,通过乙烷裂解到乙烯、乙二醇,会逐步替代日韩的市场的进口地位。

  我们对乙二醇也做了成本比较,这里面看到的是一体化的装置,就是说对于中东和北美的乙烷裂解乙烯到环氧乙烷到乙二醇,以及中国的乙烷裂解到环氧乙烷到乙烯到乙二醇,跟煤头以及MTO进行比较,我们把煤头叫做CDM,我们做了比较乐观的估计,其实它是按照满负荷的运转,而实际情况下它的负荷可能比较低。最下面的直线来源于中东的乙烷裂解到乙二醇的路线,它具有持续的低成本的优势。它为什么是条直线?因为中国的乙烷没有定价,没有市场价格,我们预估大概在70多美金/吨的成本。而对于美国来说,现在170美金的成本。如果美国运过来的话,成本比较低,不会超过400美金。

  这里面我们比较几个路线,中国乙烷裂解到乙烯到乙二醇,貌似它的成本跟北美一样,正常情况下我们从美国买乙烷,买了乙烷还要付运费,再到乙烯到环氧乙烷到乙二醇,按理来说生产成本会比美国更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在投资上控制的节奏很好,包括整个成本也会更低,包括人工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也会更低。往下配套的话,也会更加丰富,所以我们这里做了处理。基本上在美国的投资,如果你做乙烷裂解的话,是中国的1.8-2.5倍之间。所以投资折到每一吨,其实这个成本跟运乙烷到中国来做裂解的成本不相上下。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逻辑,从美国运过来的乙二醇还要付七八十美金的船的运费,所以在这里面,美国乙二醇运到中国,我们认为乙烷裂解制乙烯的成本没办法竞争,但是它的成本会低于用石脑油、用煤制乙二醇的路线。MTO的成本其实是最高的,因为它乙烯蛮高,所以制成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的成本也高。我们取了三个时间段:2019年2月份、2020年2月份、2021年2月份,可以看到在这里面,黄色的柱子是中东和北美,它们是两个低成本的地区,所以它不光是乙二醇,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的方式能够出口到中国来具有持续的优势。当然,甲醇也是一样,因为天然气比较便宜。可以看到在这里面外采乙烯法目前来看比较有优势,因为现在乙二醇生产的乙烯很高,在800多美金左右,乙烯价格还在1000美金的水平在徘徊,还有一定的盈利性,但是2019年、2020年外采乙烯基本上没办法赚钱。所以我们认为长期来看靠外采乙烯往下做环氧乙烷到乙二醇,没有特别强的生命力。用MTO也是这样的情况。用炼化一体化,现在来看有一定的优势。乙烷裂解和煤制乙二醇是有竞争力。煤制乙二醇,但是我们取的是乐观的情况,就是在满负荷的运转,如果它负荷往上走的话,到正常的水平,我们认为在40-50%之间,基本上全行业平均水平在亏损的状态,出了一部分企业先行先试、有煤炭资源,可能有低成本的优势。

  我们看到对于乙二醇来说,整个供给上,煤制乙二醇是中国的特色,因为中国不仅有煤制,还有煤制烯烃、煤制甲醇,比如还有用天然气生产甲醇,中国的煤资源比较丰富。这里面,整个增速比较快,但是大的来源还是用乙烯到环氧乙烷到乙二醇,所以我们称之为乙烯法。这也说明整个乙二醇的定价一定不是煤头路线定价,一定是乙烯法定价,乙烯法看乙烯的上游,就是看原油。在这里面往下做聚酯是巨大的下游需求,整个消费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我们在这里面,这个图比较有意思,我们做到2025年,浅蓝色表示全球产能,深蓝色表示全球产量。可以看到从2020年到2023年整个产能包括产量都在增长,增长了30%,这个30%主要来源于某一个大洲,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全球贸易量曲线从2020年到2023年基本上是平的。正常情况下产能、产量在增长,贸易量也在增长,但贸易量是平的,说明什么原因?说明靠一个区域来满足本土的需求。这个区域主要是哪个地区?主要是中国,中国的需求增长靠供给增量来满足,这里面供需增长平衡。所以这里面,可以看到贸易量是相对比较平滑的状态,可能再往后,因为我们做了比较乐观的估计,其实贸易量还会变小,因为中国的乙二醇进口主要是江浙两个地区占整个进口的90%以上,如果这两个地方是靠自给自足,在未来整个进口量会急剧下滑,因为我们贸易曲线还会往下走的趋势。

  我们做到2022年,因为很难预测到更远的时间是什么状态,可以看到东北亚地区整个进口量在下滑,大概在700万吨的净进口量,这里面把日本、韩国包括台湾往中国大陆的进口量做了抵消,实际上中国的进口量在800多万吨左右。而对于北美是在增加的,对于中东地区化轻微下滑,主要是乙烷资源枯竭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

  看到北美来说,其实增量从2021年和2022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量,在2019年和2020年的变化是不大的。对于北美来说,主要来自于美国,因为它的消费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是供给大于需求会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2021年,2021年的流向也会发生变化,可能往南美、欧洲流转。在未来,这个量都会往东北亚、中国流转,日韩的量会被抵消掉。

  对于中东而言是平衡的状态,就是没有一个新增的产能,供大于求是常态。在供大于求的常态下,它的结构会有轻微的变化,我们认为伊朗会有一些轻微的下滑,包括沙特也有一些下滑,主要是跟它的资源匹配有关系。据我们所知,在欧洲有一些企业做裂解的,原料已经开始枯竭,就没有资源了。包括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来说,整个乙二醇没有新增的产能。对于东北亚地区来说,整个供给来源于中国大陆,需求也是中国大陆,但可以看到供需在不平衡地状态,因为上面是2000万吨的柱子,下面是2500万吨的柱子,说明需求更大。需求更大的话,全球来说,我们来看灰色区块和蓝色区块不一样,主要来自于中国这一块,聚酯是最大的下游,跟中国经济匹配是同步波动。

  对于乙二醇而言,聚酯是最大的下游,主要是往下做聚酯纤维。煤化工在过去,从2020年煤价往下跌的时候,上了很多煤制乙二醇的装置,但是波动蛮大,煤价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到煤价和油价也不是完全波动,所以有一些企业考虑在做一些对冲,我用煤做化工是不是更有优势。而实际上可以看到在这里面成本,主要看右边的图,煤制乙二醇,除了你是满负荷开工,就是蓝色的曲线,跟乙烷裂解相比而言有比较强的盈利性,但大部分时间在50%以下,也就是说盈利性在比较差的水平。但对于一些特殊企业来说,一方面拥有资源,一方面技术比较成熟的话,可能会有一些优势。从长期投资来看,我们做了曲线,可以看到基本上用乙烷裂解生产乙二醇的优势在50-70美金特别明显,除此之外乙烷和丙烷混合进料,以及用石脑油和丙烷进料有优势。煤制乙二醇在理论上,做投资一般是基于静态水平去看,认为比较有很强的盈利性,而实际上煤制乙二醇的开工率并不是很高,我们认为它的整个成本在蓝色的曲线,就是上面的灰色曲线,比MTO高一些,长期来说盈利性比较差,主要因为煤制乙二醇工艺路线比较复杂,当然跟它用煤头做的话,本身应用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产能在2022年是一半一半,乙烯化和煤头路线是一半一半,但实际上产量来说,还是乙烯法为主,也就是说乙二醇的定价一定是乙烯法定价,乙烯法定价主要是通过炼化一体化生产乙烯,还是通过原油直接指导乙二醇价格走势。所以中国乙二醇的进口量,我们认为在未来会有轻微的下滑,大概在800多万吨左右。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状)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