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这个地方招“上门女婿”,送房子和30万元车?网友:不想努力了,真相是…

2021-04-06 和讯名家
语音播报预计10分钟

  随着网剧《赘婿》热播,“上门女婿”成为热议话题。浙江杭州萧山区因为经济发达,被网友调侃是真正的“赘婿天堂”。于是,借助这波“赘婿”的流量,网上各种相关视频似乎有点变味儿。比如,有萧山女婿在家创办“赘婿学院”,向其他爸爸传授带娃秘籍。

这个地方招“上门女婿”,送房子和30万元车?网友:不想努力了,真相是…

  在社交平台,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达到2.2亿

  日前,网传一则“招婿帖”:萧山人家,女方出房,全款包装修,陪嫁一部30万元车,外加20万元以上的嫁妆。这是标配,上不封顶。

  看到这种条件,很多网友纷纷表示“不想努力了”。但也有网友指出,入赘当地的门槛如今越来越高:“年薪百万”“名校博士”……当上门女婿也开始“内卷”了。这些传闻是真的吗?

  婚介所赘婿生意火爆

  门槛水涨船高:更看重学历和收入

  上午九点,浙江杭州萧山区西河路上,金点子婚姻介绍服务有限公司里挤满了人,负责人李继延一边忙前忙后招呼客人,一边接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

  现场咨询者大多数为男性,有的西装革履,有的打扮前卫。有上班族、私募操盘手、跆拳道教练……

  应征者高先生表示,自己是外地人,目前在当地一家酒店工作。一次他在刷短视频时,看到宣传十分心动,“现在一套房子几百万,如果能找到杭州姑娘入赘,压力不用那么大,所以想来了解一下。”

这个地方招“上门女婿”,送房子和30万元车?网友:不想努力了,真相是…

  婚介所内摆满了会员的资料

  图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然而,由于高先生学历较低,也缺乏专业技能,最终被回绝。李继延告诉记者,萧山一向有招上门女婿的传统,以前主要是为女方家增加劳动力,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对赘婿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看重学历和年收入,长相只是锦上添花。

  “现在要求是大专、本科、研究生,如果学历低就要有技术。大部分家庭要求至少10万年薪。”李继延表示。

  婚介所四分之一业务为入赘

  入赘≠依赖女方、不再奋斗

  记者还看到一名当地女性小朱前来咨询。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家里的长女,大学毕业后在家附近的公司上班,家里还有个妹妹。按照当地习俗,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女孩,要有一个留在家里。而父母都希望作为长女的她能留下。

  谈及自己的择偶标准,小朱称,“想找个工作稳定,家在杭州或附近的,家里最好有两兄弟,入赘会比较稳定。”她还表示不需要对方多有钱,因为自己家可以支持经济。“主要是能相中,最好今年结婚。”

  在“金点子”官网上,记者看到132位招婿女会员和43位入赘男会员的相关信息。李继延说,婚介所每年撮合200多对新人,其中四分之一是入赘婚姻。招婿的女方多数来自萧山、余杭、滨江以及杭州主城区,以企业经营者、拆迁户家庭为主。

  “外地男孩买房难,女方家庭有多套房,这叫做‘优势互补’。”李继延告诉记者,“最近有个山东的小伙子,家里面办厂的,他也要做上门女婿,他说萧山条件这么好,想来个‘强强联姻’。”

这个地方招“上门女婿”,送房子和30万元车?网友:不想努力了,真相是…

  婚姻介绍所内工作人员正在接听咨询电话

  图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另一方面,李继延表示,对于想要通过入赘,让女方帮忙还款或者不再奋斗的男性咨询者,他都一一回绝。“上门女婿的压力肯定会轻一点,但还是要奋斗、拼搏的。一味依靠女方肯定不行,大家要互相理解,互敬互爱,婚姻才能长久。”

  在他看来,萧山经济发展快,富裕家庭多,宗族观念强,招赘盛行也是情理之中。当然,家庭财富是老一辈勤劳节俭的积累,入赘不等于啃老、坐享其成。

  新闻纵横点评

  萧山人不把招婿当作新鲜事。当地招上门女婿的婚俗并非近两年才有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这一习俗或许曾适应了当地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客观促进了这一时期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要这段婚姻是你情我愿,外人不必过多指摘。

  然而,近年来萧山“赘婿天堂”的名头经由互联网,尤其是一些自媒体大肆传播,比如有萧山女婿在家创办“赘婿学院”,向其他爸爸传授带娃秘籍;有开业21年来专门介绍上门女婿的婚介所,委托人有的家里有8套房,有的家里资产近亿,都想找个优秀的男孩入赘。

  与此同时,涌入应征人群的目的不可避免地变得复杂起来。当然有不少男青年有志“相妻教子”、当好“奶爸”和妻子事业的后盾,对此,我们尊重个人选择,正如同我们尊重职场上的独立女性一样。

  同时,也有一些抱有“少奋斗几十年”、坐享其成心态的人,爱女方家里的一切条件,唯独不爱这个女人,我们无法对这样的婚姻表示祝福。

  不可否认,经济是婚姻的重要基础。但不论何时,爱情是婚姻唯一的理由。一段婚姻能否幸福持久,不在于“谁来谁家”,不由“谁家有几套房”决定,而在于两个人是否真正欣赏对方、尊重对方、互相包容、共同进步、一起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最终融合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家人。

  编辑|夏志坚 肖勇 王嘉琦

  校对|程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