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行业观察|不受平台待见版权剧自建APP 渠道内容竞合升级或加剧影视制作两极分化

2021-03-25 财联社
语音播报预计10分钟

财联社(上海,记者 刘琰)讯,一条制片人的微博让内容方和平台方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近日,《若你安好,便是晴天》(以下简称《安好》)的制片人发声,因拒绝优爱腾三家联合开出的“低价”,将该剧通过自建APP网播并以3元/集点播。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安好》这类版权剧的生存空间确实在被挤压,但优质内容依旧“有市有价”,在平台和内容竞合升级的市场环境下,内容制作或将出现两极分化的加剧——头部与平台深度捆绑,小成本剧则“以小博大”。

版权剧生存不易

“肯定回不了本的。”《安好》的制片人杨利在接受自媒体采访时表示。

杨利在采访中表示,在2018年末该剧准备开机之前, 曾与平台沟通过,平台方面表示,因该剧已卖给电视台,所以以“版权剧”来处理。而当时杨利的想法是“等剧做好了,再给平台看片,去谈”。直到2020年5月,该剧取得了发行许可,整个过程中平台方都未参与。而后在采购时,优爱腾开出了一个低到无法接受的价格——三家每家以20万元/集联采。

制片人控诉平台垄断,版权剧丧失话语权。市场是否真是如此?

相对于定制剧和自制剧,版权剧是指制作方将版权卖给电视台,并在网络平台播放的剧集。

青年编剧、网络作家高喜顺告诉财联社记者,这部剧与三大平台关系的决裂,最大的问题还是内容。“如果说是平台故意压价,倒不如说是剧集质量不达标。”

从《安好》的配置来看,题材是已经过时的霸道总裁偶像剧设定,与现在追究“新”和“爽”的剧集市场需求相去甚远。主演是张翰和徐璐,热度和人气都相对有限,是一部在平台看来非S级非头部的影视作品。

“平台去买剧,无非就是产品好不好,也要去看是什么时候去谈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影视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内容制作或将两极分化

这场内容方和平台方的博弈,最大的原因还是双方对剧集的标准出现了分化。实际上,质量上乘版权剧依然拥有市场,平台对好的内容出手依然大方,版权剧的购买价格也有高达千万元每集。

而此次事件中平台开出的20万元每集的价格,与制片人的心理预期相差超过十倍。这或意味着未来剧集市场的两极分化加剧——“好”剧价格越高,“小”剧价格越低。

对应到内容制作公司,这种两级分化也将延续。高喜顺指出,剧集行业的现状是“小公司也抱大腿,比如一部剧是华策出品,会有很多小公司跟投”。

“现在是一个行业淘汰期,到最后鼎立的还是头部公司”,高喜顺表示,“市场上热播剧的制作公司,往往就是那么几家,屈指可数。”

分账剧则给“小而美”的低成本剧集提供了“以小博大”的新方式。与版权剧和自制剧不同,分账剧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这类剧有可能默默无闻,也可能切中受众需求而一夜爆火。如去年7月爱奇艺播出的一部分账网剧《少主且慢行》以7000万分账金额打破记录。

内容与平台竞合升级

如今的平台方,早已经深度参与到上游的内容生产过程之中。诚如杨利所言,多位业内人士也告诉财联社记者,版权剧生存空间确实在逐步被挤压,这也是内容方和平台方竞合的升级的体现。

一位接近平台方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而言,各个平台方确实更加看重定制剧和自制剧,因为这两类剧集平台方面的可操作性会更加广泛。

但平台本身也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财联社记者,对平台来说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长视频平台近年来亏损还在扩大,盈利更是遥遥无期。“为了有一个合理的利润和成长环境,(平台)对上游剧集价格进行集体谈判,从行业整体发展来讲,我认为还是一个正常的模式。”张毅表示。

但确实,平台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也确实相对更强,平台介入内容生产相比内容方自建渠道显然更加容易。

上述影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的定制剧和版权剧差不多各占半数。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基本上在剧本阶段就会去和平台方谈合作,购买价格主要和故事题材、故事结构、卡司阵容、服化道等有关,和项目评级也有一定关系,但和是不是定制剧的关系不大。

据记者了解,如华策影视(300133,股吧)这样的头部制作公司,现在的销售模式已经变为“无预售,不开机”的形式,与平台深度的捆绑,保证了相关剧集的播出渠道,也保证了盈利能力。

但在张毅看来,平台的过度介入并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我一直认为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专业的企业和专业的团队去做,这才是健康的模式。”张毅认为,平台的优势其实是在于对受众行为、偏好等的掌握。“我觉得要介入的话,还是用大数据的方式,为内容的精准制作和高效制作提供决策参考”,张毅表示,“那么整个产业链才会健康”。

(记者邓浩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