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定制315 | 识别陷阱谨防掉包 核准合同切莫含糊

2021-03-15 环球网
去App听语音播报

随着家居行业“全屋定制”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定制家具。但由于标准缺失等诸多原因,定制家具在优势突出的同时也弊端凸显,火爆背后暗藏了不少陷阱。

定制家居的常见纠纷和投诉主要集中在反映家具尺寸、样式、材料与当初选购约定款不符,商家逾期交付,变更计价方式、临时加价,家具存在质量问题、甲醛超标,承诺退款未退、尾款纠纷等。

值此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环球网家居联合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分析众多投诉所指问题,总结出定制家居四大陷阱,以及如何“避雷”这些套路,供想要购买定制家具的消费者参考。

定制315 | 识别陷阱谨防掉包 核准合同切莫含糊

陷阱一:含糊报价靠估算

首先,定制家具的价格计算方式为:总价=材料的实际使用量×单价+配件费用。而在实际的交易中,一些销售人员报价时往往只通过消费者提供的房屋面积进行估算,而不告知定制家具所使用的金属扣件、轨道、合叶等均需另行收费,这就导致最后成品价格会与估算有较大差距。

例如,消费者若要给定制家具安装推拉门,则门和推拉轨道都要另外计费的。对于这些情况,若消费者事先没有充分了解,仅按材料的使用量来计算价格,就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

提示:

消费者应事先向销售人员问清报价中包含的项目,是主配料全部包括,还是只包主料,不包配料,以便估算价格。同时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将细节落实在合同上。包括家具的材料、用料范围、颜色、尺寸、规格、计价方式、交付时间、质保期限、售后服务标准及违约责任等内容。比如,要的是哪款花纹,哪个标号的颜色,什么时候交尾款,楼层高的搬运费由谁来承担等。

陷阱二:虚假宣传有套餐

为了促进销售,很多家具厂商会针对户型推出定制家具套餐,并以较低的报价来吸引消费者关注。等消费者购买后,厂家再利用向其推荐套餐外产品或高价配件等方式来赚钱利润。

例如,厂家先针对某小区的户型推出若干延米的套餐,当消费者家中的情况超出套餐内包含的延米数时,额外的产品就不能再享受优惠价格;若消费者要将套餐内的平开门改为推拉门,则要另外付费;选用个性化拉手、合页等都需要另外付费。如此一来,很多消费者发现,其选择套餐后,实际的花费没比直接购买产品便宜多少。

黑猫投诉上消费者投诉某定制家具套餐存在消费陷阱,预先定制家具15000元。如果交款以后再退家具,就扣除消费者16500元。

提示:

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前,应问清是不能退的“定金”还是可以退的“订金”。且在定制家具时,要尽量选择有实力、信誉度高的商家,不要贪图便宜到不正规的小厂家、小作坊进行选购。没有沟通、确认好之前,不要轻易交付意向金,验收未完成前,不要支付全部货款。如果商家承诺可以随时退款,可以在合同上明确注明。面对所谓的“套餐”,也要睁大眼睛,切莫因小失大。

陷阱三:掉包原料质量差

家具厂商提供的定制产品样品都以原材料来区分价格,优质板材和劣质板材的价格差别很大,而普通消费者很难识别材料的差别,所以,如果厂家在制作家具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对板材进行掉包,消费者也很难发现。且许多时候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时,有些隐蔽处的损伤等问题没有及时发现,之后商家会拒不承担维修责任,称是消费者人为损坏。

黑猫投诉上,一位女士称2019年秋在某家具店购买床和床头柜两套,购买时销售告知产品为全实木家具无任何其他辅料,付款时让店家在产品售后卡上备注产品全实木材质,销售人员拒绝备注,并承诺不会骗人,这位女士考虑到是知名品牌便没有强求。

产品放在家里,今年双十一回来发现产品出现大面积油漆脱壳,经检查发现产品材质有很大一部分为PVC塑料,包括床的柱子、床头、床围板、床头柜柱子等。到店铺与销售人员沟通,对方不承认当初说的全实木,改口说为全实木中纤板,即便如对方改口后的全实木中纤板也与实际产品大范围PVC塑料材质不符。与销售人员沟通解决方案,对方只提供让重新选择一款产品多退少补且态度强硬。

提示:

建议消费者选择有完备的供应链系统,自己有工厂的口碑好的品牌。但不能盲目信任品牌,购买时应当与商家明确约定涉及家具材质、式样、设计要求等重要事项,并在书面材料中得以体现,避免发现问题时,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收货时,应当仔细查验家具的样式、颜色、材质等是否与约定、设计图相符,是否有相关质量检验证明,零部件是否缺损,板材是否开裂。

陷阱四:售后问题难保证

由于定制家具个性化较强,无法二次销售的独特性,一旦发生变形或者安装不当等情况后,除非家具有害物质释放超标并出 具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或者使用材料与约定不符,商家会退换货以外,其他情况下,不管是卖场还是商家,普遍的做法是以修为主。

在无法退换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货不对板、质量问题等情况,维权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苦果往往由消费者咽下。

去年11月份,消费者杜女士家里定制的衣柜和阳台柜按约定上门安装了,本来满心欢喜的她发现,衣柜尺寸过小,而且有一组阳台柜尺寸不对需要重做。她找设计师沟通,设计师表示,尺寸按照合同规定制作的,而且合同上“衣柜尺寸和阳台柜尺寸的数据,你都签字认可了啊”。

设计师给出的方案是,工厂可以按照新的尺寸重新生产,但是杜女士需要重新支付柜体钱,并承担延误责任。杜女士十分委屈和不解:方案沟通好之后,尺寸是设计师测量的,明明是设计师测量失误,为何要让我来承担全部责任呢?经过沟通,设计师承认自己也有失误,要求双方共担损失,杜女士表示不认可。重复多轮的投诉后,厂家最终决定按照正确尺寸重新生产,并由厂家承担延误责任。

此外,还存在着消费者自身量尺寸不准确,承诺五年保修去店里修理却被告知还要另加钱等等售后问题。

提示:

购买定制家具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做甩手掌柜,作为消费者,确认图纸和测量数据等, 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一旦在合同上签字,就代表消费者对方案的认可。所以,核对合同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同时,在发生定制家具纠纷时,要与商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留存好相关证据向有关部门反映。此外,家具生产、经营企业也应该按照约定,提供安全、高质的商品和服务,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李显杰)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