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牧原95.5亿可转债获批,它家真需要这么多钱吗?

2021-02-18 和讯名家
去App听语音播报

牧原95.5亿可转债获批,它家真需要这么多钱吗?

今日市场高开低走,虽然还是个红盘,但是盘中一些绩优股却大多出现下跌,不但是真正的茅台(600519)酒在下跌,就是被誉为猪茅的牧原股份(002714,股吧),在估值仅为茅台四分之一的情况下,今日居然也是大跌4.62%,与茅台的跌幅相当,这难道不令人感觉很奇怪吗?

收市的时候,我知道答案了,这个答案就是,作为一家根本不差钱的养猪公司,在市场普通预计猪肉价格即将回落的情况下,疯狂圈钱近百亿元,这样的融资方案还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作为投资者,实在不知道这家企业到底想干啥!

而且,这开了牛年一个非常恶劣的A股优质公司不思回报,却一次又一次伸手讨要巨款的先例!

根据公司的公告,这次融资金额不超过95.5亿元,资金除了用于投建23个生猪养殖项目和4个生猪屠宰项目外,还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问题就是,在全球疫情受益于疫苗以及治疗方案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在进口猪肉有望恢复正常以及国内养猪企业在去年大幅度扩张之后,在牧原本身养猪数量已经超过1800万头的情况下,继续疯狂扩建是否真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呢?

目前北方的猪肉价格已经走在下降的通道上了,而且从我在临安的草根调研情况来看,大家比较一致的判断是猪肉价格肯定会回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农村养猪的政策已经大幅度地放松了,所以很多农户开始从消费者转身为生产者,这就导致今年大家比较一致的预期是猪肉的价格会有一定的下降。而且在屠宰场整治后,为了方便农户杀猪,屠宰场也会开车去拉农户的猪来杀,即拓宽了服务范围,也令农户不用担心宰杀的问题而减少养殖数量。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牧原还要扩大建23个养猪场,是否能保证自己未来的收益呢?而且老实说,虽然说规模化养殖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任何事情,规模化都是有边际效应的,不是建成宇宙第一大养猪场,就能有宇宙第一大效益的。

统计数据显示,此次近百亿元的募资金额已超过牧原股份上市以来定增的总额!该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募资501亿元,其中定增募资合计90.77亿元,优先股为24.76亿元,通过间接融资金额达242.29亿元。而牧原股份自2014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仅31.7亿元。

除此之外,早在2019年11月,牧原股份也进行了一笔大额融资,与华能信托签订战略协议,获得了不超100亿元资金,并在1年内用于生猪养殖。另外,近三年来,牧原股份董事长以及其大股东牧原集团进行大大小小的股权质押融资也不少,以质押起止日期统计,三年累计达37次。就在春节前的2月10日,牧原集团再次质押了680多万股,而在去年第三季度,这位大股东也是减持了8204万股。

换句话说,大股东一边减持一边质押,显示相当缺钱。所以,守着牧原这么能赚钱的公司(三季度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3.5%),却还是一边自己选择套现,一边却让公司到市场上去圈钱?大股东到底想要投资什么项目,赚钱效率能超过3个季度63%的水平?

再回过头来看,牧原缺钱吗?答案是根本不缺!

从三季度的数据来看,牧原可以说是财务数据比茅台还要亮眼:两家公司都是营业额超过300多亿元的公司,都是没有一分钱的应收款的公司,这意味着,任何人要提这两家公司的货,必须是一手交钱才能一手得货。但是茅台还有17.6亿的销售费用,牧原连销售费用都不到茅台的十分之一,即1.6亿元,把牧原的销售额加一倍,在销售金额上达到并超过茅台的话,销售费用同样加一倍也不过3.2亿元,就是说在市场上,牧原的猪比茅台的酒还要有名气——根本不用打广告、不用茅台那么多的推广费就可以卖光光了。

更何况,牧原的产品不愁卖,加上公司又上市,紧赶着给它家供货的公司也排上了队!据公司三季报,期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计为93.63亿元!可见,牧原买饲料、建猪圈,是完全可以赊账的:东西我先用着,货款啥时候想付才付你。

再简单地算一笔账:短短一年时间里,欠供应商的钱差不多有100个亿,向华能信托又融了100个亿,现在又要发行近百亿的可转债,其大股东质押了16%左右的股权,也就是6000多万股,按每股得款100元计算,也能到手60亿左右,如果真正看好牧原的未来,这笔钱也可以投入到牧原上来,牧原够得着,用得上的资金差不多有350亿元了!它真有必要圈这么多钱在手上屯着吗?

从最新负债率看,截至2020年9月末,牧原股份的负债率并不高,资产负债率仅为43.34%。而牧原股份账上的货币资金为224.96亿元,仅9个月,便增加了105.7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91亿元,期末现金净增加额为119.43亿元。

如此不差钱的公司,在经营情况如此优良的情况下,不是想着如何回报股东,反而发行巨额可转债摊薄股东收益,到底是何居心?如果中国最好的上市公司都是这样以圈钱为能事,中国投资者的回报何时才能真实落到实处?这样的市场,让投资者如何做一个价值投资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平点金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季丽亚)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