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万里长江第一城”打鱼人退捕上岸之后:另一种方式与长江相处

2021-01-25 中国新闻网
去App听语音播报

(新春见闻)“万里长江第一城”打鱼人退捕上岸之后:另一种方式与长江相处

中新社宜宾1月25日电 题:“万里长江第一城”打鱼人退捕上岸之后:另一种方式与长江相处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25日清晨,四川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队员肖玉南与队友登上冲锋舟,在江面上开始了每日巡护。作为有着20年捕鱼经验的渔民,肖玉南从小在江畔长大,谙熟长江水道。2018年7月,他退捕上岸,加入保护长江珍稀鱼类的巡护队,由打鱼人变为护江人。

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汇合的宜宾市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这里不仅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也是人类最后一次发现“水中大熊猫”长江白鲟的地点。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在中国“长江大保护”的总体战略下,上千名宜宾渔民放弃了世代传承的技艺,于2020年10月之前退捕上岸。

“上岸前几年,我们已经很难捕到超过十斤的大鱼了。”肖玉南伸长双臂比划道,自己从小跟着父亲出船,当时遇到大鱼往往需要二人合力才能拉出水面,而后来不仅大鱼难觅,出船收获的鱼虾也一年少于一年。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更多长江鱼”,四川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每天都会采取多种方式巡江护河,今年春节长假亦计划在保护区江段进行每日三次以上的巡护。据统计,两年来,肖玉南与队友巡江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解救误捕长江鲟515尾。“渔民不仅水上生存能力极强,还熟悉鱼情以及各类捕捞方式,对我们护江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巡护队队长周涛介绍。

巡江护江只是渔民退捕后的常见工作之一。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正式开启“一江两湖七河”10年禁捕周期。在这场“人退鱼进”的历史性巨变中,为了让上岸后的渔民生活有所保障,中国多地对渔民进行了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并提供了各类安置岗位。

44岁的宜宾市江安县渔民肖春上岸后在当地政府的推荐下成为了一名货车司机,他的妻子则通过培训进入纺织企业工作。“岸上生活没有船上自在,但收入稳定,不用‘看天吃饭’。”肖春说,渔民多有“长江情结”,自己和妻子仍保留了每晚去江畔散步的习惯,“无论身处何方,看到长江就会有安全感”。

江安县动物卫生事务中心主任张新才介绍,让逐水草而居的渔民回到岸上“重新出发”,是长江禁渔的工作重点之一。该县共有渔民111户,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刚过而立之年。有劳动能力的渔民会根据本人意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而年龄较大的渔民则通过发放补贴、购买社保等方式,让其老有所依。

年过六旬的严正华是当地少有的误捕过长江白鲟的老渔民。他一生中见过20余条上百斤的大鱼,也亲历过因生态破坏渔民无鱼可捕的困顿。正因此,早在上岸之前,严正华便立下家规——“好好读书,不再打鱼”,并常以自己儿子在北京担任英语老师而自豪。

退休后,严正华因为精通长江水性,每逢涨水、起雾之时,便会被村民请出山,为码头上的趸船提供指导。他告诉记者,最近数月,自己在晚间用手电筒照射江面,已能看到密集的鱼群,偶尔还有鱼跃出水面,这是水生态正在恢复的信号。“如果一直这样护江,相信我们子孙后代也有见到长江大鱼的一天。”(完)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