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北京布局“互联网+”急救:缩短急救时间 避免二次转诊

2020-09-04 中国新闻网
去App听语音播报

【现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刘佳阳

您看我们这个报警灯亮了,就说明有一辆救护车载着一个重症的病人,从事发地点往人民医院赶。

这边是患者一般的信息,这是生命体征,有血压、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这个屏幕上会显示患者在某个地方,救护车在前门西大街,这边是一个受伤的机制,还有一些创伤的相关的评分。

【解说】一块电子屏,连接了医院和救护车之间的距离。近日,北京市开始布局建设院前院内急救医疗信息衔接平台,通过信息技术联结院前院内急救。这一平台目前正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试点应用,据该院副院长王天兵介绍,这一举措将大大提升急救效率。

【同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王天兵

以前这个病人到了医院以后,其实是到了医院以后才开始请各个学科会诊,如果我们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布局和应用,这个病人到急诊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一套人马在急诊等待病人。同时如果我们有了患者的信息,患者的病情提前到医院以后,可能有一部分准备的工作,准备的时间也会得到节省。比如说我们可能要推一个呼吸机来,可能有一个吸痰器来,那么我们可能会提前把这个东西准备好。

【解说】王天兵表示,对于一些危重患者,急救工作晚一分钟都会有生命危险,布局该系统后,患者受伤或发病后,40分钟内便可得到救治。

【同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王天兵

能够把开始上操作的时间压缩在40分钟以内。因为我们可以估算,整个院前的急救反应时间是12分钟,病人到医院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所以其实到了医院就可以抢救。

【解说】此外,王天兵告诉记者,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医院的信息也会同步传递给救护车,让救护车可以将患者送往有足够救治能力的医院,避免二次转诊。

【同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王天兵

院前的团队也就知道现在哪一家医院从资源上、从人员配置上能接收这个病人,从根本上解决二次转诊的问题,因为以前有时候(把患者)拉到人民医院,人民医院床位是满的,人都是忙的,这个病人接不下来,所以还要转到其他地方去。

【解说】此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已经在创伤救治的大数据采集、院前院内急救的信息交换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耕耘。他们的经验表明,信息技术与急救相结合,能够大大降低危重创伤患者的病死率。

【同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王传林

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和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我们已经从全国百分之三十多的危重创伤病死率,降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样的话,能够挽救一大批病人的性命。

温孟馨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