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的脱贫记

2020-08-15 中国新闻网
去App听语音播报

(中国减贫故事)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的脱贫记

中新社呼伦贝尔8月15日电 题: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的脱贫记

中新社记者 张玮

8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麦熟飘香、硕果盈枝。记者走进该旗的田野乡村、扶贫产业园、项目基地、牧场庭院,仿佛翻开一本“深山老林”的脱贫日记。如今这里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0.018%,已正式成为中国全面小康路上的一员。

鄂伦春自治旗是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鄂伦春族的聚居地,该旗地处大兴安岭深处,是中国国家森林生态功能限制开发区,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项目结构单一,贫困人口基数大,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被内蒙古纳入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5864户14289人。

2018年,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签订《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北京西城区对口帮助鄂伦春自治旗脱贫致富。

就在这一年,北京西城区援建了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食用菌基地项目,全镇5个村71户贫困户197人积极承包经营菌棚。

“京蒙帮扶给大家提供了脱贫致富产业,咱们就得好好干。”诺敏镇洪生村曾经的贫困户孙敬华摘着自家的黑木耳,喜上眉梢。

洪生村党支部书记张云龙介绍,2020年,镇村两级在菌厂购买了24万袋菌包,用于扶持28户贫困户承包经营15个菌棚发展生产。贫困户只负责菌袋入棚、采摘、晾晒等劳动,每户纯收入16000元(人民币,下同)。

中草药种植是鄂伦春自治旗产业扶贫富民增收的另一重要途径。时下,诺敏镇四方山脚下,千亩中草药种植基地的金莲花娇艳盛开,贫困户采摘了一茬又一茬。

金莲花种植大户涂小军告诉记者:“参与基地干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天最少赚150元。”

在京蒙协作下,食用菌、中草药、光伏、深加工等61个主导扶贫产业帮扶项目在鄂伦春自治旗落地、生根、开花。

据介绍,2019年,鄂伦春自治旗的蘑菇、木耳、蓝莓果汁等26种特色产品走进北京市场,并设立消费扶贫专柜开展线上线下推介,销售金额达到297.49万元。

走出深山的不仅有狩猎民族的特色农副产品,更有历史文化。

近些年,民族歌舞诗剧《山岭上的人——鄂伦春》《鲜卑根祖地 魅力鄂伦春》等在北京演出,特色农副产品也在京展出,让更多京城百姓对鄂伦春文化有了全面的认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并未阻拦狩猎民族的乡村振兴进程。建于2017年的大杨树镇电商平台线下体验馆应势兴起“电商+直播”,手机正成为“新农具”,直播正成为“新农活”。

“我手里拿的这个是2斤装的蘑菇丁,喜欢嫩滑口感的家人们可以选择这款……”直播间里,大杨树镇包源村党支部书记王亚杰热情地向网友介绍着当地绿色无公害的蘑菇、大豆、芸豆,以及农户自家晾晒的豆角丝、野生黄花菜等各类农产品(000061,股吧)。

记者了解到,2019年,大杨树电商平台“鄂伦春馆”“特色农产品体验店”年销售额达到100万元以上。

如今,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岭中的中国最后这支狩猎民族,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赶上现代化的“快车道”,奔向全面小康的新征程。(完)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