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南财快评:阅卷组长兼职培训,即使没有腐败也不应容许

2020-08-14 21世纪经济报道
去App听语音播报

看过电视剧《清平乐》的观众,或许记得其中的一段情节: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读到苏轼的考卷,大为赞叹,却误以为出自自己学生曾巩之笔,为避嫌而将让其“屈居”第二名。

这其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从中可以反映出苏轼的天赋,也看出欧阳修洁身自好的品格。事实上,唐宋以后对科举的公正性要求越来越严格,设置了弥封、誊录等制度。虽然科举舞弊仍时有发生的,但制度性的腐败却基本被避免。

因此,即使在具有讽刺色彩的《儒林外史》中,也只看到周进向已经当上学道的范进转托,在童生试中“照顾”一下自己当年的学生荀玫。又例如,同书中的马二先生,是著名的“选家”,就是编写“科举范文”的,但本人只是一介秀才,平时游走各地,结交的也都是“儒林”,反而未与达官显贵来往。

试想,如果当了学道的周进或者范进,自己去编撰《三科乡会墨程》,甚至回老家举办“科举八股文集训”,又会如何呢?但书中的人物虽然或迂腐,或恋栈,甚或鱼肉乡里,还真没这么干的。可能在作者心中这条底线还是不能突破的。

所以也就不难想象,当群众发现操作“满分神作”的阅卷组组长出版有《高考作文实战实训》等书,还到处举办讲座、培训,难免产生种种疑虑。有关部门及时回应社会质疑,算是给了一个初步交代,还应当深入调查其中存在的利益关系。

我们不必要求当代的阅卷专家们像欧阳修一样刻意避嫌,但至少应该能够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的瓜田李下之嫌。这在当代社会已经可算社会共识,难道能因为是“读书人”就网开一面,“不算偷”了?所以,不管有关部门最后的调查结果如何,当事人也应当主动表态,在“阅卷”和“开班”之间最多只选其一。

现实中我们也能看到更为赤裸裸的“考官腐败”。就在最近,四川音乐学院三个教师被调查。据举报者称,他们除直接收取考生贿赂,还向许多艺考培训机构收钱,根据“进贡”多少来分配名额。而据报道,艺考招生中的这种“潜规则”并非个例,中央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近几年都有类似丑闻被揭发。

招生腐败,可谓是社会最不能接受的腐败之一,对此严格查处实属必然。但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从制度上减少类似现象发生的空间。例如,为何普通高考中只有作文领域引发质疑——虽然并没有证明一定存在腐败,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之前曾提到的:作文评分分值大,却又有很强的主观性。例如,很难想象数学科目中会出现39分变60分的操作,所以即使在之前的自主招生中,利用“科研成果”走捷径的也是少数现象。

虽然写作训练对于基础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无法充分保证其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恐怕也不能真正促进语文教育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就像存在舞弊的艺考也肯定培养不出音乐大师。

(作者系社会科学博士)

(责任编辑:邱利)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