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城市副中心加速建设三甲医院开到家门口

2020-07-04 新京报
去App听语音播报

城市副中心加速建设三甲医院开到家门口

2019年6月19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发热门诊内,医生帮助患者在自助小微药房取药。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陈婉婷 摄

家住通州区梨园镇的石渊今年36岁,平时身体不错,很少去医院。但去年的一次急诊经历让他意识到,家附近有大医院真的很方便。

曾经通州没有三甲医院,居民就医多有不便。2019年6月19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在经过半年的试运行后正式开诊,是城市副中心第一家三甲综合医院。2019年底,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大楼投入使用,东直门医院主体东迁也随之启动。未来,副中心医疗将逐步建立以北京友谊医院、人民医院、潞河医院和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4家三级医院为龙头单位的片区制医联体。

北京中心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有序向通州转移,给通州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而优质医疗资源的聚集,正是副中心建设带动民生问题改善的缩影。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加速建设,通州百姓正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福利。

“通州也有了三甲医院”

去年11月的一天,石渊突然感到肚子剧痛。“之前通州没有三甲医院,我曾经在一家普通医院看过腹痛的问题。医生说我有胆结石,但是问题不大,平时注意一点就行,也没开药,结果这回就严重了。当时我想在家挺一会儿吧,结果疼痛一点没有缓解。我浑身直出虚汗,一床被子都湿透了。”妻子看情况紧急,马上开车带他去了友谊医院通州院区。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去年6月正式开诊,是城市副中心第一家三甲综合医院。不到15分钟,石渊就赶到了医院急诊科。做CT、验血……一系列检查过后,医生诊断石渊为胆结石造成胆管堵塞,胆汁流入胰腺,导致急性胰腺炎。“我当天就做了个小手术,把胆汁引到体外,然后住了院。”

石渊病情稳定后仍然需要做个微创手术,“要是以往,肯定去城里大医院做手术。但如今通州也有了三甲医院,就决定继续在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治疗。”石渊说,通州院区是新医院,不仅环境好,设施设备也新,“在这里手术住院离家近,妻子照顾我也方便一些。”

手术后,石渊恢复得不错,不到一周就出院了。

去大医院不过三五分钟

石渊是2011年在通州买房的,当时的他不过27岁,就医问题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不久后,妻子怀孕了需要建档,他们这才注意到,通州没有三甲医院。“当时我去通州几家医院‘考察’过,感觉环境一般。我和妻子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在大医院生产。由于我在亦庄上班,我们就在位于亦庄的同仁医院南区建了档。”

为了避开早高峰,石渊和妻子每次去产检时都要6点出发,开车走高速来到50公里以外的医院。“不堵车的情况下,也要开四五十分钟,当时确实不是很方便。”

随着副中心建设拉开大幕,越来越多的大医院在通州落户。2019年底,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大楼投入使用,东直门医院主体东迁也随之启动。

“从我家到东直门医院,走路不过三五分钟,过了马路就是。如果将来父母搬来同住,也不用为就医发愁。”前不久,石渊的女儿发烧了,他带着女儿到东直门医院儿科就诊,舒适的就诊环境让他觉得眼前一亮。“现在的儿科候诊区是独立的,里面有假山树木等布景,有点像私立医院的环境。座椅设置得像一棵大树,大家可以围坐其间,孩子很喜欢这个氛围,候诊时比较放松。”

石渊注意到,儿研所也要在通州建立分院了。“以往带孩子去城里的儿研所,那条路特别堵,大家排队进停车场。往往是妻子都挂上号了,我还没停上车呢。未来通州迎来儿研所,如果孩子要看病,就诊也会更方便。”

片区制医联体将逐步建立

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石渊切实感受到就医便利的重要性,幸运的是,一座座知名医院正在“排队”落户通州。

今年年底,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将竣工投用,届时副中心将再添一所三甲综合医院,它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大厂县、三河市、天津市武清区等区域的医疗核心。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已经在宋庄镇开工,预计2024年12月竣工。院区编制床位1500张,将打造以心肺血管疾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首儿所通州院区也选址在城市副中心,将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标准来建设。

未来,副中心医疗将逐步建立以北京友谊医院、人民医院、潞河医院和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4家三级医院为龙头单位的片区制医联体,覆盖通州906平方公里土地和150多万居民。同时,紧密型医联体,以及儿科、康复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专科医联体建设也正在推进中。

目前永顺、宋庄、徐辛庄、潞城及甘棠等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区域医联体第一批成员单位。通过医联体,友谊医院将在双向转诊、危急重症救治、业务培训、大型检查、辅助检查、信息化等方面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合作对接。

家园中心试点建设今年启动

优质医疗资源的聚集,是副中心建设带动民生问题改善的缩影。目前,副中心控规落地已顺利开局,提高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随着一些大项目陆续竣工,通州居民今年就能看到“成效”。

城市副中心规划36个家园中心,将在每个街区设置一处家园中心,将部分公共设施适当集中设置,就近满足居民的居住、教育、文化、医疗、休闲等需求。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今年副中心将启动家园中心试点建设,首个试点位于中仓街道,计划将一个废弃锅炉房进行改造,融入养老、教育、休闲等公共服务。

“教育”是众多家庭关注的头等大事,今年,北京学校、景山学校通州校区将建成。备受瞩目的北京学校项目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12年一贯制公立学校,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副中心市民提供教育保障。中学部及共享区计划今年12月底全部完工。

通州的休闲文化环境也在悄然变化。去年,北运河通州城市段旅游通航,其他区的游客慕名而来。今年秋天,副中心城市绿心也将开园,为通州居民新添一座“绿色氧吧”。

同题问答

1 新京报:过去五年,在你身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石渊: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感觉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2 新京报:你觉得这五年来北京发生了哪些变化?

石渊:我体会较深的是通州的变化。我住在梨园,这里马上建成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了。我们平常在附近吃饭,看到过山车的雏形已经出来了,孩子们都很期待。这么知名的主题公园就建在了“家门口”,等开园后我也要带孩子们去玩。另外就是交通上的变化,以往只有八通线能到通州,现在6号线二期,八通线也延长了。我虽然经常开车,但是偶尔看到家附近多了地铁站口,也感觉将来出行方式会更加多元。如果限行的话,绿色出行也挺方便的。今年广渠路东延就要建成通车了,将来我们开车去城里也会更加便捷。

3 新京报:未来你最期待看到的变化是什么?

石渊:现在很关注今后孩子的教育和升学问题,希望家门口能有更多好的教育资源。

新京报记者 张璐

(责任编辑:何一华)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