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青海拉面馆里的“百万富翁”“造梦记”

2020-06-21 中国新闻网
去App听语音播报

中新社武汉6月21日电 题:青海拉面馆里的“百万富翁”“造梦记”

作者 胡友军 张添福

韩索力么乃可能无法想到,自己真会成为“百万富翁”。

十三年前,他跟父亲从中国西北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老家,到湖北武汉开拉面馆讨生活,“那之前,我没去过老家的县城,更不知道什么是大城市。武汉的晚上特别热,没有空调,就睡在水盆里。”

为何背井离乡?

韩索力么乃日前向中新社记者解释,家里收入少,到年底就一穷二白。他们一家人在当地并非个例。

早在20世纪80年代,青海东部农区的农民,纷纷走出贫瘠大山,亲帮亲、邻帮邻,开拉面馆谋出路。如今,该省近20万名拉面从业人员,在中国数百个城市经营着近3万家青海风味拉面馆,每年产值达上百亿元(人民币,下同)。

韩索力么乃经营的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的青海品牌示范拉面馆,主打“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拉面。十三年,韩索力么乃一家在武汉扎了根——开了十家拉面馆,年收入数百万元,还创立“青隆十八子”连锁品牌,亲朋好友加盟了三十家拉面馆。

曾蜷缩在老家两间土房子里的韩索力么乃一家人,如今不仅在青海省会西宁市买了房,还在老家盖了别墅。

马军海也来自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他所在的德恒隆乡的卡什代村,藏语意思是“山梁上的老虎”。七年前,村里才彻底告别点煤油灯的历史。

“拉面是我们村蝶变的‘幸福密码’。”二十年时间,马军海在武汉的四张餐桌的小拉面馆成长为餐饮公司,年收入百万元。如今,在官方支持下,致富“领头羊”马军海带领全村219户村民易地搬迁“挪穷窝”。

从“搬得出”到“稳得住”,马军海说,拉面仍是村里乡亲的“致富面”。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介绍,今年,该市16.9万绝对贫困人口已全面“清零”,其中,7.26万人通过拉面实现脱贫,而在该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六成绝对贫困人口靠拉面摘“穷帽”。

“拉面从业者走出了山门、跳出农门、跨越城门,甚至走出国门。”鸟成云不无骄傲。

为了让这碗面“端”得更稳,近些年,青海省及海东市出台了若干帮扶措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海东市递上“真心”“白银”,如将之前首次开设拉面店,合法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可申领的一次性首次创业补贴资金从1万元增加至1.5万元。

在武汉,青海籍拉面从业者开了约600家拉面馆。疫情期间,韩索力么乃和同伴为医疗队、养老院和社区捐赠生活物资,拉面馆老板马文德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为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免费配送爱心餐。

“武汉人亲切地称青海拉面从业者为民族团结好兄弟。”武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玲说,他们在实现创业致富梦想的同时,战“疫”故事感动江城、善举温暖人心。

疫情后,韩索力么乃的生意日渐兴隆。他计划经营规模更大的青海风味的茶餐厅,“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要增强品牌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

在异地他乡,没有多少文化的韩索力么乃打拼之艰辛可想而知。他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一定要读大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完)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