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并购成风
撰文 | 海星
出品|大摩财经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中信建投可能合并的传闻,成为今天的重磅消息。
今日晚间,中信证券(600030.SH/6030.HK)与中信建投(601066.SH/6066.HK)就两家公司合并传言,双双发布了澄清公告。中信证券表示,其未获悉有关上述传闻的相关信息,也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中信建投称,截至目前,其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公司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今天,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以及两家公司主要股东中信集团和中央汇金等,正就两家证券公司合并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但报道也称,合并事项仍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形成最终计划,也并不一定能达成合并。
受此消息影响,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的A股及H股股价集体飙升,中信建投一度触及涨停,中信证券涨幅超6%,但不久后股价又回落。截至今日收盘,中信证券A股涨4.22%,报23,21元,市值2782亿;中信建投证券涨8.88%,报32.85元,市值2178亿。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均为头部券商。从券商分类评级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均为“AA”评级,实力较强;从经营情况看,证监会公布的2018年证券公司经营情况排名显示,中信证券2018年的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净资产情况在98家券商中均位列第一名,中信建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为第九名,净资产排名位列第十二。
2019年,中信证券营收431.4亿、净利润122.3亿;中信建投营收136.9亿、净利润55.02亿元。两家公司的净利均同比大增,尤其是中信建投净利同比增78.19%。外界猜测,假设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真的合并,意味着中国打造的航母级券商即将启航。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关联颇深。中信建投前身是华夏证券,2005年华夏证券因经营不善被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收购,二者共同出资筹建了中信建投,来承接华夏证券的证券业务。中信建投组建之初,由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分别持股60%和40%。
2010年左右,券商“一参一控”的监管背景下,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分家,前者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45%股权转让至北京国资,8%股权转让至世纪金源;建银投资则将其40%的持股转让至中央汇金。
此后,中信建投又经过一系列的股权变更,并先后在2016年、2018年实现港股和A股上市。
中信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为中信集团(持股比例15.47%)。中信建投的第一大股东则刚刚易主:今年初,北京金控接替北京国资管理中心成为中信建投第一大股东,持股35.11%。此外,中央汇金持股31.21%,为中信建投第二大股东;中信证券及一致行动人镜湖投资合计持股9.61%,为中信建投第三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建投目前董事长王常青,此前在中信证券任董事总经理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2005年组建中信建投时,调任至中信建投工作。
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传闻背后,是中国金融业开放以及券商整合加速的大背景。
近两年来,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如瑞银、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外资行在去年纷纷获监管批准,其对中国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提高至51%的控股地位。此后,中国金融业的外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放宽。
为应对外资竞争,证监会提出打造航母级券商目标,并推动本地券商的并购整合。
中信证券在2018年底提出以134亿收购广东证券,今年初已完成收购,广州证券更名为中信证券华南公司,广州证券业务也在今年一季度并表中信证券。
去年11月,华创证券提出收购太平洋证券5.87%的股权,同时受让太平洋(601099,股吧)证券5.05%股权对应的表决权而成为太平洋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但因股东反对未有进一步动作。
去年5月,天风证券宣布45亿收购恒泰证券29.99%股权,成为恒泰证券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天风证券已成功受让了恒泰证券26.49%的股份,剩余3.5%的股权收购仍在推进中。
更早之前的2016年底,中金公司167亿收购了中投证券100%股权,2017年收购完成后中投公司改名为中金财富证券,主要负责券商经纪业务。
若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真的合并,两家公司合计市值将超5000亿,超过高盛。从净资产来看,截至2019年底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净资产分别为1616亿元和566亿元,合并后净资产将达到2182亿元,占行业比例超过10%,进一步缩小与高盛(6297亿元)的差距。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摩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季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