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似乎不平静的春天。
全国人民还在抗击疫情,很多城市还在封控。
外部局势不安定,俄乌持续动荡,内部还在保民生,拉经济增长。
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民航迎来了非常可怕的一天。
这意味着,中国民航安全飞行1亿小时,137个月的安全飞行记录被终结了。
我相信,这是对整个民航业,对还在民航工作的所有从业人员,对所与人,都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有这样的结果?
网上有个疑似内部民航从业人员,在很早之前发了这么一个预言帖:
很显然,这个网友是业内人士,对民航的一些安全记录都非常了解。
民航业的安全,不仅仅是要做到不发生空难,而是要预防,不能出现任何安全事件隐患。因为要等到发生空难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但是这次的事故却在之前陆陆续续露出一些隐患了。
早在2月份的时候,某航司就因为玻璃裂纹和备降武汉。
这种类型的安全隐患,按照民航公开的数据,从2017年至2021年中国民航共发生254起风挡裂纹事件。
很多人估计会问,到底疫情之后,是否引发了安全事件的上升? 这一点我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无法下结论。
然而,疫情对整个民航业的影响,我们却能实打实的看到,感受到,非常恶劣。是疫情冲击之下,最被打击的行业之一。
疫情之后,民航运输量锐减,国际航班停摆,整个民航运输业损失达千亿美元量级。
首先,整个民航业营收锐减,成为疫情影响下,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星哥查了下数据:
中国民航2021年行业亏损达843亿:仅30家机场和5家航空公司实现盈利,其中,5家盈利的航司是顺丰航空、圆通航空、邮政航空、多彩贵州航空、九元航空。前三个都是搞货运的,另外两家都是走局部路线的特别小的航司。
而这次出事的东航,按公开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近30亿,营收相比疫情之前,直接腰斩。
其他头部航司也都亏损极大,南航去年前三个季度亏61亿,国航亏损了103亿。海航更加是直接破产了,负债7千亿。
前四大航司凄惨至此,更可怕的是,民航似乎看不到转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重归疫情前的繁荣。
我们自己应该也有感受,飞机经常坐不满,飞机票也是白菜价,还不如坐长途汽车贵,油费估计都赚不到。
民航收入减少之后,势必会压缩成本。我们可以看到东航的中报,都在想着办法省钱。
报告里面,还专门有一句话:严控维修费用,日常支出。降低航材库存,压缩投资。
这样的举措,不免让一些网友产生对安全隐患的怀疑?
其次,行业发展不好,最大的影响仍然是从业者。
飞行员,空姐,安全员以及支撑民航后台的各种职业,都是这个链条上的,很多人背后还有家庭。
然而,疫情之后,民航从业人员在减少,收入也减少。
举空姐为例,疫情之前,如果飞行时间够量,普通空姐一个月也有一两万,多的可以达到两三万。
但是疫情之后,大家收入跟着腰斩不止。
网上有南航空姐晒去年的收入,根本不够在广州的正常收入,只能吃土。
很多空姐也不得不兼职或者转行,去做什么的都有。
航空从业人员收入减少,更重要的是打击到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也会打击大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包括从事安全工作的。
现在官方通报未出,我们一切以官方通报为主。
星哥不免也要在这呼吁两点:
第一,大家如果坐飞机,还是善待航司的人吧,特别是空姐。工作很辛苦,坐飞机的时候能自己来的就自己来,更不要把自己当大爷。
疫情来了,都不容易。
第二,对不可控的事情,大家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因此就吓到不敢坐飞机,这毫无必要,毕竟飞机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而针对事故,事故原因未知之前,静等官方的通报,务传播不实之言。
这是一个多事之春。
3月21日,注定是一个悲伤的日子。
看到这个新闻之后,星哥心情很沉重,尤其为遇难者和家属感到痛心。
2年多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经济下行,生活马马虎虎。那么多平凡的普通人,每天都在为生活努力,奔波,然而天灾人祸有时候就会降临,想来也是有种苍白的无力感。
但是我想,中国人之所以能够发展进步,是因为我们能从灾难中获得团结,能从失败中得到教训。
永远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守护一份正能量。
愿每一个人平安,愿每一个人都被世界温柔相待。
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樱桃小财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