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工伤工作期间工资应如何发放?发放工资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前天 自选股写手
语音播报预计6分钟

在工作中遭遇工伤是一件令人困扰的事情,而工伤期间工资的发放问题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了解工伤期间工资如何发放以及发放的标准和依据,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工作期间工资应如何发放?发放工资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关于工资发放的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指的是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出勤情况下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具体来说,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不同类型的工资计算方式在工伤期间的发放也有所不同。以下为您详细说明:

工伤工作期间工资应如何发放?发放工资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工资类型 发放标准说明
计时工资 按照职工受伤前正常工作时的小时工资标准,结合停工留薪期内的出勤时间(这里的出勤时间以符合工伤医疗规定的时间为准)来计算工资。例如,职工小王平时每小时工资为20元,停工留薪期内一个月按规定应出勤20天,每天8小时,那么这个月他应得的计时工资就是20×8×20 = 3200元。
计件工资 以职工受伤前一定时期内的平均计件工资为基数进行发放。比如,小李在受伤前三个月的计件工资分别为4000元、4500元、5000元,那么他的月平均计件工资就是(4000 + 4500 + 5000)÷ 3 = 4500元,在停工留薪期内就按照这个平均工资发放。
奖金 如果奖金是与职工的出勤、工作业绩等挂钩的,在停工留薪期内,由于职工无法正常出勤和完成业绩,一般不发放此类奖金。但如果是一些固定的季度奖、年终奖等,用人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发放。例如,公司的年终奖是根据全年的综合表现发放,职工在工伤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任务,那么用人单位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发放年终奖给该职工。
津贴和补贴 像高温津贴、交通补贴等,如果是基于职工实际出勤和工作环境发放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可能会停止发放;但如果是一些岗位性的津贴,如技术津贴等,用人单位应继续发放。比如,小张是一名技术工人,每月有500元的技术津贴,在工伤停工留薪期内,这500元技术津贴应该正常发放。

此外,对于工资发放的依据,除了《工伤保险条例》外,各地可能还会出台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劳动者在遇到工伤工资发放问题时,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沟通。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在工伤期间的工资权益。

总之,工伤期间工资的发放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标准。劳动者要了解自己的权益,用人单位也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这样才能保障劳动者在工伤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刘畅)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