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昨天 慧保天下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22分钟

 一季度的人身险业数据全面出炉,割裂、分化、不确定性都无法全面精准的描述其复杂性。

毫无疑问,行业总的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都实现了同比提升,但整体向好之下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大,个体性的困局也越来越明显。

慧保天下从行业全貌、重点关注、真实家底三大方面对一季度人身险业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大看点:

偿付能力:仅华汇人寿仍为C类,三峡人寿、北大方正已由C升B,9家AAA

保险业务收入剧烈分化:头部大增、超半数公司负增长,中邮终于超越泰康

净利润:大面积扭亏为盈,合计盈利八百亿,泰康人寿保费下滑但净利大增

投资愈发关键:债券利率回升增压力,35家人身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小康人寿双优引关注

净资产:上市与非上市险企鸿沟加深,中国人寿净资产超过非上市险企总和,22家非上市险企ROE为负

以下就是详细内容:

01

行业全貌素描:超半数公司保费负增长,净利润大增至875亿元,仅一家为C类

1、偿付能力:仅华汇人寿仍为C类,三峡人寿、北大方正已由C升为B类,9家AAA类

向上滑动查看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整体来看,虽然所有公司在偿付能力的数值都满足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但在量化指标之外,风险综合评级这一定性指标也需要关注,一季度报告中,仅华汇人寿一家公司仍为C类,此前同为C类的三峡人寿、北大方正人寿,也都已经由C升为B类。

自2022年1季度监管将华汇人寿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变为C类,截至目前,其已连续12个季度被评为C类。报告显示,华汇人寿目前面临的风险有:

一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存在合规风险:

自 2013 年 6 月以来,因我公司拟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无法取得任职资格核准,董事会、监事会中具有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人数未达到法定人数,致使董事会、监事会不能正常运行和履行相应职责,董事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也未能正常运作。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以临时负责人身份履职。公司的主要合规制度政策未经董事会审批,有效性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新产品报批受限,业务经营停滞,无法实现经营目标:

公司目前新产品报批、业务规模、投资渠道和机构建设都受到限制,且公司作业机构仅有总公司营业部及6家中心支公司,经营区域较小,对公司业务发展和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产生巨大的压力。2025年第1季度,公司仅存一款可售团体定期寿险但无法形成团体保障计划,且公司未成功备案新产品、开展新业务,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

此外,一共有31家A类人身险公司,其中,9家为最高的AAA评级,除了中国人寿和国民养老,其他都是长期以来较为稳健的外资、中外合资公司,分别是友邦人寿、恒安标准人寿、中英人寿、工银安盛、中荷人寿、中意人寿、同方全球人寿。

2、保险业务收入剧烈分化:头部大增、超半数公司负增长,中邮终于超越泰康

向上滑动查看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整体来看,73家有可比数据的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744.18亿元,同比增长3.16%。

但增长之下,分化更为剧烈。

最为突出的,是有39家公司为负增长,占比行业超过53%。其中,除泰康人寿之外,基本都是中小公司,尤其是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在10亿元以下的,下滑幅度更为夸张。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华汇人寿、华贵人寿、君龙人寿,这三家公司降幅都超过60%。

而同比下滑17.8%的泰康人寿,一季度的保险业务收入为700.26亿元,这或许是与其坚定转型有关,据业内人士透露,泰康正全面坚定向分红险转型。

在泰康下滑之下,值得注意的是,排名里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中邮人寿终于超过泰康人寿,登顶非上市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排行榜榜首,一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01.07亿元,同比增长8.76%。

分化的另一端,是头部依然在强化,保险业务收入前十名机构合计市场份额达82.3%,其中,新华人寿保险业务收入732.18亿元,同比增28.02%;友邦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94.23亿元,同比增长13.69%。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中美联泰大都会,今年一季度,其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1.08亿元,较去年同期翻倍还多。同时,新华养老、恒安标准养老等养老险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也实现了倍数级增长。

3、净利润:大面积扭亏为盈,合计盈利八百亿,泰康人寿保费下滑但净利大增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有可比数据的74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875.2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2.33亿元大幅提升45%,其中有22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投资端改善。

国寿作为寿险龙头,净利润281亿元领跑行业,同比大增39.27%;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泰康人寿虽然保险业务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其净利润却大增214.45%,由去年同期的17.78亿元增长至55.91亿元。此外,人保健康、友邦人寿、中意人寿、工银安盛、农银人寿、招商信诺、恒安标准人寿、小康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太平养老等人身险公司也都实现了超过100%的净利润增长。

不过,盈利质量或许存在隐患,一季度仍有22家机构仍处于亏损状态,且部分扭亏机构依赖短期投资收益;还有12家机构为负增长;此外,还有幸福人寿、德华安顾、和泰人寿、汇丰人寿、长生人寿、中荷人寿等6家机构由盈转亏。

02

重点关注:投资愈发关键,一季度国债利率回升,近半数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

1、投资:35家人身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小康人寿双优引关注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的投资收益率并不算特别优秀,74家人身险公司投资分布在0.34%~1.72%的区间内,行业平均水平为0.97%,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好在并没有出现投资亏损的情况。其中,表现最为优秀的三家小康人寿、君龙人寿、幸福人寿,都在1.5%以上。

此外,长城人寿作为业内股权投资最受关注的公司,在投资方面披露了两套数据,在最基本的数据之外,报告中还披露了包含长期股权投资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动产租金收益后,其投资收益率1.57%、综合投资收益率1.30%。

综合投资收益率方面,分化更为明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出现了大面积负数的情况,共有35家人身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占比47%,而去年同期,仅有海保人寿一家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

来看具体公司,小康人寿应该是最值得关注的对象,其投资收益率最高为1.72%,综合投资收益率也是非上市险企中最高的为3.18%。并且,这并不是小康人寿昙花一现的表现,其去年投资收益表现就已不错。

2、一季度国债收益率回升致综合收益率为负,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

与投资收益率相比,综合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中多出来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是对一家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情况更全面的反映。

伴随着行业新会计准则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进行落地,正如在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中,有多家公司进行备注,指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等指标都是依据新准则进行编制。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而一季度影响最大的或许还是国债收益率,如下图所示,一季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了一波明显的反弹,具体来看,是从1月3日的1.60%回升至3月31日的1.81%,回升了0.21个百分点。而由于债券的票面价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因此,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券价格反而下降,环比出现浮亏,而这部分浮亏就导致综合投资收益率降低。而债券对于保险公司的资产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幅波动下出现负数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也不难理解。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例如,农银人寿就在报告中解释:“由于市场利率大幅波动,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43%,截至2025年4月29日累计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81%。”

当然,影响因子也不仅仅是债券,权益投资同样有影响,而随着高股息策略成为行业投资显学,被计入FVOCI里的浮盈浮亏同样会反应在综合投资收益率里。

03

行业真实“家底”:净资产增长下不同机构鸿沟加深,22家非上市险企ROE为负

1、上市与非上市险企鸿沟加深,中国人寿净资产超过非上市险企总和

由于上市与非上市险企差距逐渐拉大,因此分类进行讨论。

上市险企中,由于国华人寿未及时披露报告无可比数据,所以只横向对比分析剩余的14家公司。总的来看,上市险企今年一季度净资产合计为13502.51亿元,较去年同期12546.86亿元同比提升了7.62%。其中,增长最为明显的是人保健康,增幅达48.04%,其余增幅超过10%的还有平安人寿、太平人寿、友邦人寿、平安健康。

虽然整体有明显增长,但其中,新华保险、人保寿险、阳光人寿、平安养老险、太保健康5家公司出现下降,人保寿险降幅最大为26.69%。

榜首依旧是寿险老大中国人寿,其净资产达5292亿元,超过所有非上市险企总和。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非上市险企中,除鼎诚人寿未披露,有可比数据的58家非上市险企,今年一季度合计净资产为3869.4亿元,较去年同期3726.94亿元,同比提升3.8%。但是,其中,仅8家净资产超过百亿,35家净资产不足50亿元,15家不足10亿元,资本补充压力巨大。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泰康人寿作为非上市险企龙头,以1095亿元净资产居首,也是唯一一家净资产过千亿的公司,且与第二名工银安盛的198.49亿元远远拉开差距。

虽然整体净资产有所增长,但仍有20家的净资产出现同比下滑,分别是:

工银安盛、中邮人寿、建信人寿、中意人寿、东吴人寿、农银人寿、财信吉祥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大家养老、英大人寿、中华人寿、东方嘉富人寿、华汇人寿、瑞泰人寿、三峡人寿、海保人寿、长生人寿、恒安标准养老、和泰人寿、国富人寿。

2、ROE显著分化:上市险企赶超发达市场水平,22家非上市险企ROE为负

另一个上市与非上市险企鸿沟加深的证据,来自于更直观可比的ROE。或者更为恰当的说,是头部机构与中小险企的鸿沟正在加深。

较去年同期,9家机构的ROE水平出现明显提升,尤其是人保寿险从-2.87%提升为9.01%。

而从全年水平来看,大部分上市机构的ROE水平,已经达到甚至部分出现超越发达市场的情况。据瑞再sigma数据显示,发达市场的寿险业、财产险的ROE水平分别为8%-15%、5%-10%。同时,据麦肯锡报告,美国寿险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保持在4%以上的水平。

中邮超越泰康,国寿净资产超非上市总和!一季度人身险业全扫描:超半数公司负增长、大面积扭亏为盈、净资产鸿沟加深

但对于非上市险企来说,剔除异常值,整体水平与上市机构就呈现出明显差距,排在前列的基本是有强大股东资源支持的银行系险企,再往下看,19家公司的ROE不足3%,22家ROE为负。

而这又会反向成为中小险企经营的压力,虽然ROE 的高低变化不由单一因素决定,很难从这一单一指标判定某家公司的好与坏。但从股东的角度看,ROE是一个很直观的可量化的参考指标,如果持续亏损、ROE长期表现不佳,要想进一步获得股东增资等支持,难度也可想而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思嘉)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