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2023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发布:重疾险、医疗险、惠民保等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04-24 和讯保险 李悦
语音播报预计9分钟

  4月23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联合元保集团发布了《2023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

   《报告》认为,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保障意识稳居首位,重疾险、医疗险、惠民保等健康险产品当前持有率高且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年轻人已有养老危机感,《报告》预计,中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增长明显。

  此外,据 《报告》分析,社交媒体是消费者了解保险品牌的首要渠道,未来消费者在各线上渠道的购险率增长明显,线上购险率预计反超线下。

  重疾险、医疗险、惠民保等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带动保险业明显复苏。2023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 9.14%。 《报告》中对于消费者保险支出的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一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消费稳健复苏,半数消费者的家庭年保费支出在8000元以上,未来超六成消费者的保费预算在8000元以上,保费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

  谈及保险市场增长的内在动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表示,经济增长带来的保障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养老、医疗保险需求增长,都是关键所在。“中国保险业将继续受益于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风险意识,成为支撑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力量。”

《2023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发布:重疾险、医疗险、惠民保等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报告》显示,消费者健康风险保障意识居首位,其中重疾险是2023年持有率最高的产品,有60%的受访者持有,并以高收入、高学历、高城市等级的“三高”人群为主要群体。未来,重疾险还将逐步向更为广泛的群体下沉。除重疾险外,商业医疗险、惠民保等健康险产品持有率也较高,分别为44%和30%,且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此外,老龄化加剧令社会保障体系承压,消费者的养老焦虑带动了商业养老险和长期护理险的购买热情。《报告》显示,商业养老险在未来计划购买的险种中,排名第二。当前商业养老险购买的主力军,仍为高收入的中年人群;但在未来1-2 年内,20-30岁的年轻人计划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最高,养老焦虑开始呈年轻化趋势。中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增长明显,当前高收入的中老年人群更偏好长期护理保险,未来预计更多三线及以下的中高收入群体会选择购买。保险行业应加快探索“适老化”产品服务的创新,丰富针对老年人群的产品供给,提高老年人的保障广度和深度。

  受利率下行的影响,保险长期锁息的确定性保障优势彰显,成为消费者财富管理的压舱石,未来储蓄型保险备受青睐。在2023年新签保险产品中,储蓄型保险排名第六;在计划购险中,储蓄型保险排名上升至第四,有较大增长空间。当前“三高”人群是储蓄型保险的购买主力,未来将向小康收入、低线城市的年轻人群拓展。而收益稳健,是消费者在购买储蓄型保险时最看重的因素。

  未来线上购险有望反超线下

  在触险渠道方面,据 《报告》调查,2023年,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58%)、保险品牌的线上渠道(39%)、短视频App(33%)等线上渠道了解保险品牌,年轻人更偏好社交媒体和内容类平台,老年人更偏好短视频App。

《2023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发布:重疾险、医疗险、惠民保等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购险渠道方面,传统保司线下网点/代理人渠道(70%)仍是当前购险首选。但相较于2022年,2023年各年龄段消费者的线上购险率普遍提高,线下购险率均有降低。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城市等级越高,越倾向于在线上渠道购买保险。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对线上的偏好度显著提升,51岁至60岁的老年人受访者线上购险率,由2022年的63%,增长至2023年的72%。

  数据显示,消费者在线上购险的主要原因排名前三的是“缴费灵活”(52%) “投保便捷”(49%)和 “方便自主查询和筛选产品”(46%)。收入越高、城市等级越高,越看重投保流程的便捷性、自主性和骚扰少;收入越低、城市等级越低,越看重亲戚朋友推荐。未来,线上各渠道会有明显增长,82%的受访者计划通过线上购险,反超线下渠道(76%)。

  不过,约8%有过线上购险经历的消费者,未来可能会“流失”。40%的受访者“担心线上购买存在信息安全隐患”;34%的受访者担心 “投保告知不充分”;32%的受访者则担心“找不到人,理赔难”。

(责任编辑:李悦)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