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楼市 丨作者 / 二哥团队
12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发布报告《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0)——城市房价预警与房企品牌价值测度》。报告指出,局部房价下跌监测预警,将成为市场监测预警的重要方面。
2020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在监测的城市中,部分城市2020年度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下跌。据纬房指数同比监测,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9城市年度跌幅均在5%以上,最高年度跌幅为9%。
贝壳研究院数据表示,2020年1-11月,66城新房市场累计成交套数同比下滑5.2%,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滑5.4%,但较10月累计降幅收窄1.1-1.5个百分点。
从各城市历史高点至2020年10月,20个城市距最高点房价调整幅度均在10%以上,其中9城市距最高点房价调整幅度均在15%以上,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廊坊,相比2017年4月的峰值降幅达46.9%,青岛、天津相较峰值下跌20%以上。
从各城市房价由涨转跌的时点看,这些城市房价阶段性拐点出现分别存在两类情形:一类是2017年上半年前后,以京津冀城市为代表,主要为2017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加码所引发,到目前已经调整了约3年半;另一类是2018年下半年前后,以三四线城市为主,主要为货币化棚改退潮所引发,到目前已经调整了约两年半。
在整体调控、局部因城施策的政策背景下,各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差异化将成为常态。而疫情的出现,则加速了房地产市场大分化时代的来临。
实体经济走弱,避险的资本会更急不可耐的流入房地产。近期首尔和伦敦的房价大涨,就是例子。但是聪明的资本并不会毫无选择的流动,而是会更集中的向发展潜力巨大的部城市或者城市的头部区域集中。这几天哈尔滨急着想办法降库存,而深圳却又在对投资客围追堵截。这种现象更会加剧人们在选择上的分化。
当然,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还体现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里。
资本已经超前流入的地区,虽然规划都在一步步落地,但是房价早已超过了合理水平,就需要警惕了。如果一个区域,周边可供开发的土地众多,但同时周边配套寥寥无几。仅凭一些规划上的”空头支票”就已经具备了很高的起步价,那么即使周边建设不断完善,房价也没有什么空间可涨。
在一个城市的空白区域里,居住区从无到有,住宅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在房价加速分化的市场里,再想开拓几个新区,重新复制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房价翻番的神话,会越来越难。
从大环境上来看,政策引导资本从房地产向实体经济流动已经成为宏观上的中期趋势。
从城市内部看,已经开拓的新区依然需要持续投入,而尚未开发但是已经形成规划的新区依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作为影响房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学区资源越分散,对房价的刺激就越小。而基建投入也是有限度的,同一个城市里不断的拓展新区,每个新区能得到的资源就越有限。
如果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有限,这样发展下去,绝对不会每一个新区都会实现预期。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一些新区发展到一半就会被放弃。这样的例子,即使是在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前20年,在各个城市里也是屡见不鲜。何况是
一个城市里就那几瓶墨汁,能染几缸水?没有持续的资源投入,愿景再美好,房价也不过是强弩之末。
在分化的市场下,购房者要么从自身的真实需求去选择,房价如何发展,与入住后生活品质无关,与买房的初衷无关,即使没有好的涨幅,也无关紧要;要么选准区域,躲开高风险的板块,那么即使市场再分化,你也会有较安全的收益。
未来的城市发展和房价的走势,将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在增加的阶段,对于没有大量的资金布局的普通人来说,与其渴望赌得准,不如让自己赚得稳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二哥看楼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