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以“农光互补”名义,在基本农田上建设光伏电站,引发社会关注。农光互补项目原本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然而,一些项目的实施却给当地农民带来困扰,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在湖北某乡村,基本农田被光伏板和电站占据。法律规定,基本农田是不得占用的耕地。有关部门也明确要求农光互补项目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然而,部分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被变通”的情况。
有地方被光伏板占据的土地,竟是2019年刚投资800多万元建设的高标准农田。2021年,光伏项目上马,导致之前的投入付诸东流。这种盲目建设的做法,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地方干部政绩观错位、发展观走偏、责任心缺失,是导致盲目建设的根本原因。光伏产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但发展需因地制宜,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进行。在其他地方,光伏产业发展采用户用分布式光伏板,利用闲置空间,既照亮绿色发展,又为居民带来收益。
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受到重视。各地区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一窝蜂现象,确保发展成果造福当地群众。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