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铜价迅速攀升,国内期货价格突破7万元大关。与此同时,相关公司股价亦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市场分析认为,这一轮铜价上涨可能预示着新一轮周期性上涨的开启。
在大宗商品市场上,铜价接力黄金,成为近期焦点。3月19日,沪铜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触及73900元/吨,刷新2022年4月以来新高。截至3月20日收盘,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报72620元/吨,3月以来累计涨幅达5.26%。海外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曾突破9000美元/吨。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铜价上涨背后,宏观经济环境、传统旺季预期及市场利好题材等因素共同作用。从宏观面看,全国两会上的政策利好,以及产业政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制造业促升级等措施,均对有色铜板块产生积极影响。
从供需角度来看,3月是我国有色实体企业由传统淡季转向消费旺季的转折点。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及下游领域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进一步刺激旺季预期。但市场对下游承接力的担忧逐渐显现,部分下游企业对高价铜原料持观望态度,采购订单有所下降。
铜价上涨亦推动相关股票价格上涨。数据显示,中信有色金属指数2月以来连续两个月上涨,年内涨幅达7.29%。铜业个股表现尤为抢眼,北方铜业和紫金矿业(601899)等公司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高盛分析师认为,全球制造业复苏周期将推动大宗金属需求进入新的上行周期。中国“双碳”政策及欧洲制造业复苏将使铜、铝等金属进入供需缺口阶段,未来一年价格有望分别上涨25%和9%。
然而,铜冶炼加工费的下滑令人担忧。目前,我国进口铜精矿现货加工费已跌至10美元/吨左右的历史低值。原料紧张供给及生产亏损加大,可能导致铜冶炼厂加大检修被动减产。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