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上市四周年,市场发展成果显著】 2025年6月21日,国内首批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迎来上市四周年。这场承载“盘活存量资产、创新融资机制”使命的金融实践,已交出亮丽答卷。总规模从首批发行时的314亿元增至超2000亿元,产品数量达73只,累计分红金额突破220亿元。过去4年,资产类别从传统领域扩容至十大类,形成底层资产矩阵。 业内人士称,国内REITs市场加速制度创新与国际接轨,吸引全球资本重估中国基础设施价值,开启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截至6月28日,全市场公募REITs总市值达2060.74亿元,虽较历史高点回落,但仍站稳2000亿元关口。 同时,截至6月28日,全市场公募REITs累计分红总金额突破220亿元,积极回馈投资者。公募REITs在借鉴海外基础上做了本土化改造,以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盘活为切入口,契合中国转型需求。 公募REITs市场崛起是制度设计与市场需求共振的典范。政策演进脉络清晰,2020年开启试点,随后交易所发布配套规则,2024年推动常态化发行。市场生态质变体现在资本结构进化,投资者类型丰富,增强了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 2024年初相关政策出台,明确REITs权益属性,支持机构计入OCI账户,促进增量资金入场。保险等长期资金加速布局,制度、政策与资本要素叠加,助力REITs市场快速成型并稳健发展。 万亿表示,中国REITs市场规模扩张可从产品多样性和扩募借鉴国际经验。拓展底层资产范围、扩募对市场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可构建多元化扩募方式体系,建立快速审批通道,降低企业成本。 红土创新基金建议推动持续扩募,鼓励收并购,避免市场“小而散”。国内优质项目储备多,未来公募REITs市场将成中国资产“新蓝海”。朱元伟称,中国海量资产可产生稳定现金流,有机会为全球资本提供配置选项。 中信建投基金张梅认为,国内REITs市场具备高分红、低波动、稳定现金流等优势,在低利率环境下,有望成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选择。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