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股:会计科目中的重要元素及其核算要点
在会计领域,库存股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科目。库存股是指已发行但又被公司回购,尚未注销或重新出售的股票。

库存股的存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它可以调节公司的股价。当公司认为自身股价被低估时,通过回购股票形成库存股,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股数量,从而有助于提升股价。其次,库存股可以用于股权激励计划,为员工提供激励,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此外,库存股还能用于公司的合并、重组等战略决策。
库存股的核算方法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在回购股票时,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库存股”科目。例如,公司以每股 10 元的价格回购 1000 股股票,支付价款 10000 元,则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股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当重新出售库存股时,如果售价高于回购成本,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如果售价低于回购成本,差额先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假设上述回购的股票以每股 12 元的价格出售,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2000
贷:库存股 1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00
若以每股 8 元的价格出售,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8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00
贷:库存股 10000
如果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以冲减,还需要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在注销库存股时,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总之,库存股作为一个特殊的会计科目,其核算方法需要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责任编辑:郭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