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券商变局:自营高光,投行黯淡丨风口金选

前天 和讯基金 李悦
语音播报预计14分钟

券商变局:自营高光,投行黯淡丨风口金选

文/李悦

券商年报季步入半程,拆解21家A股上市券商成绩单,自营投资成券商胜负手。

在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政策红利的交织中,2024年证券行业上演了“冰与火”的碰撞。自营业务强势崛起,扛起增长大旗,而投行业务却在IPO阶段性收紧的寒流中腰斩。

自营“扛旗”、投行“哑火”,在并购重组对行业竞争版图的重塑中,谁在逆袭?谁又在跌落?

01业绩分化加剧

证券行业业绩分化在2024年进一步加剧,头部券商“强者恒强”,中小券商虽有“黑马”但整体承压。

规模方面,中信证券资产总计1.71万亿元,合并之前的国泰君安总资产为1.05万亿元。不过,据国泰君安测算,与海通证券合并后的公司总资产达1.73 万亿元、归母净资产 3283 亿元,资本实力已位居行业第一。

经营业绩方面,21家券商中,11家券商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中信证券一骑绝尘,是目前唯一一家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的券商, 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国银河营业收入超300亿元。净利润方面,仅中信证券归母净利润超过200亿元,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国银河净利润超百亿元。 

券商变局:自营高光,投行黯淡丨风口金选

纵向看,头部券商中,中信证券在2022年、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降后,2024年重回增长轨道,净利润增幅超一成;国泰君安广发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净利润增幅均超两成。中金公司则是截至目前,已披露业绩大型券商中唯一一家业绩同比下滑的证券公司,营收净利均下滑超7%。

相比之下,中小券商两极分化态势更加明显。其中,华林证券业绩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的0.32亿元增至2024年的3.53亿元,增幅达到1014.54%。红塔证券也实现翻倍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幅为144.66%。南京证券实现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幅近五成。

而中泰证券、国联民生、光大证券、信达证券等券商则陷入负增长,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比如,中泰证券营业收入下降15%,归母净利润近乎腰斩。国联民生2024年实现净利润3.97亿元,同比下降超四成。又如,光大证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0.58亿元,同比下降近三成。

有分析人士指出,与大型券商相比,中小券商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等方面存在劣势,应避免与大型券商正面竞争。中小券商应凭借自营投资、区域资源或科技金融战略等方面入手,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02自营业务“扛旗”

拆解上市券商业务构成发现,自营业务成为这场分化中的最大变量。

业绩高增的券商,自营业务亦有突出表现。以华林证券证券为例,其自营业务收入在2024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从2023年的-0.4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5亿元。再来看南京证券,其自营收入同比暴增140%,甚至超过净利润总额,堪称中小券商逆袭的典型案例。

南京证券表示,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权益市场先抑后扬,叠加上年同期低基数的背景下,自营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成为行业全年经营业绩的压舱石。

与此同时,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愈发占据重要位置。例如,中信证券2024年的证券投资业务已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例约为38%。华林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约34%。南京证券的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占比与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相当。

从整个行业来看,投资业务已经是券商第一大收入来源。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2024年150家券商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1740.73亿元,同比增长43.02%。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2024年股债双牛的行情红利。特别是 2024 年 9 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实施,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积极变化。全年 A 股股票日均成交额、融资融券期末余额均同比增长,债券市场全年震荡走牛。

不过,部分券商的业绩“失意”也与投资业务亏损高度相关。中泰证券便是成为“成也自营,败也自营”的案例之一。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中泰证券解释称主要原因为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15.17 亿元,其他业务收入因期现结合业务转型等原因同比减少 3.42 亿元,以及上年同期合并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生股权重估收益。国联民生年报也显示,2024年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2.17亿元,同比下降67.78%。

中证鹏元指出,2024年国内债券市场震荡走强,叠加权益市场行情自9月份以来明显回暖,2024年行业自营业务收入有望保持增长。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面临全球经济形势、政策调整、市场情绪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市场走势和投资环境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证券公司自营业务仍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对证券公司投研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03投行业务“哑火”

不同于自营业务“扛大旗”,2024年,券商投行业务普遍承压。

据统计,21家券商中共有18家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出现“缩水”,占比达86%。其中,10家券商的投行收入同比下降逾30%。下滑最明显的券商为华林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83.77%。

大型券商中,中信证券虽以41.59亿元的收入规模排在首位,但难抵行业下滑趋势,同比下降33.91%。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大幅减少,跌至30.95亿元,同比下滑16.41%。中信建投的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大幅减少48.08%,接近“腰斩”,收入规模为24.9亿元。此外,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投行手续费净收入均下滑逾20%。

虽然市场惨淡,但仍有3家券商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广发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从2023年的5.66亿元增至2024年的7.78亿元,同比增长37.42%。南京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17.07%,中国银河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幅为10.6%。

投行业务承压主要来源于股权融资市场的冷淡。受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的影响,2024年股权融资业务项目数量和金额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2024 年,A 股(现金类及资产类)股权融资发行规模3216.52 亿元,同比下降 71.65% ;其中 IPO 发行规模673.53 亿元,同比下降81.11%;再融资(现金类及资产类)发行规模2543.00 亿元,同比下降 67.31%。债券(全口径)融资发行规模人民币 79.8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41%。

对于2025年投行业务形势,部分从业人员持积极态度。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认为,今年投行业务形势逐渐好转,境内外上市企业申报数量逐步上升。

中证鹏元也认为2025年证券行业投行业务表现有望边际改善。中证鹏元分析称,考虑到IPO审核已于2024年5月重新启动,IPO恢复常态化,2024年四季度以来股权融资规模有所回升,叠加低利率环境下,债权融资需求仍相对旺盛,在2024年的低基数下,2025年证券行业投行业务表现有望得到边际改善。

(责任编辑:李悦)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