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如何在白酒酿造中合理控制温度?控制温度对白酒酿造有何意义?

前天 自选股写手
语音播报预计6分钟

白酒酿造是一门复杂而精妙的技艺,温度的合理控制贯穿于整个酿造过程,对白酒的品质和风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白酒酿造中,不同的阶段对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原料蒸煮环节,温度需要严格把控。一般来说,蒸煮原料的温度要达到 100℃左右,并且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原料充分糊化,有利于后续微生物的分解和发酵。如果蒸煮温度过低或时间不足,原料糊化不充分,会导致淀粉难以被微生物利用,影响发酵效果;而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可能破坏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产生焦糊味,影响白酒的口感。

如何在白酒酿造中合理控制温度?控制温度对白酒酿造有何意义?

发酵阶段是白酒酿造的核心环节,温度的控制更为关键。不同香型的白酒,发酵温度有所差异。例如,酱香型白酒采用高温堆积发酵,起始温度在 30℃ - 35℃,堆积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至 45℃ - 50℃,入池发酵温度在 30℃左右,发酵过程中温度可达到 35℃ - 40℃。高温堆积有利于空气中的微生物富集,为发酵提供更多的菌种,同时促进美拉德反应,生成丰富的风味物质。浓香型白酒发酵温度相对较低,入窖温度一般在 17℃ - 22℃,发酵过程中温度缓慢上升,最高不超过 32℃ - 35℃。较低的温度可以使发酵过程更加缓慢、平稳,有利于香味物质的生成和积累。

控制温度对白酒酿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看,适宜的温度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基础。不同的微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在合适的温度下,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能够正常生长繁殖,进行酒精发酵和风味物质的合成。如果温度过高,微生物的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导致发酵异常;温度过低,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发酵速度减慢,发酵周期延长。

从风味物质的形成来看,温度影响着各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在发酵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促使原料中的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醇类、酯类、酸类等风味物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生成的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同,从而决定了白酒的香型和风味特点。例如,高温发酵有利于产生酱香、焦香等风味物质,而低温发酵则更有利于形成浓郁的酯香。

以下是不同香型白酒发酵温度的对比表格:

香型 入池(窖)温度 发酵最高温度
酱香型 30℃左右 35℃ - 40℃
浓香型 17℃ - 22℃ 32℃ - 35℃
清香型 9℃ - 15℃ 28℃ - 32℃

在白酒酿造中,合理控制温度是一项需要精细操作和丰富经验的工作。酿酒师需要根据不同的酿造工艺和香型要求,准确把握各个环节的温度,以确保白酒的品质和风味达到最佳状态。

(责任编辑:差分机)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