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收藏与品鉴中,很多人会关心低度白酒存放后品质的变化。判断低度白酒存放久了是否会失去风味变得寡淡,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观其色泽。新酒一般清澈透明,存放一段时间后,正常情况下白酒可能会微微泛黄,这是陈化的正常表现。但如果存放过久的低度白酒变得浑浊,那就可能是酒中的成分发生了异常变化,风味也很可能受到影响。比如原本清亮透明的酒液变得朦胧,就可能意味着风味已不如从前。

其次是闻其香气。优质的低度白酒通常具有浓郁而协调的香气,如清香型白酒的清香纯正,浓香型白酒的窖香浓郁。存放一段时间后,正常的酒香气会更加醇厚、细腻。但如果打开瓶盖,闻到的香气变得微弱、刺鼻或者有异味,像出现了类似腐臭味,那就说明酒的风味可能已经变差。
再者是尝其口感。新酒口感相对较冲,存放后会变得更加柔和、绵甜。若存放久的低度白酒入口感觉寡淡无味,没有了原本的醇厚感和层次感,甚至有酸涩感,那基本可以判断其风味已大打折扣。
低度白酒失去风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从酒精含量方面来看,低度白酒酒精含量较低,随着时间推移,酒精更容易挥发。酒精是白酒风味的重要载体,它的挥发会使酒的香气和口感受到影响。例如原本50%vol的酒存放多年后酒精含量降低到40%vol,风味就会明显变淡。
从成分变化角度来说,白酒中含有多种酯类、酸类等风味物质,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在低度白酒中,这种反应可能会因为酒精含量低、水分含量高而加速。比如酯类水解,会使酒的香气减弱,口感变得寡淡。
从储存条件来讲,储存环境对白酒风味影响很大。如果储存温度过高,会加速白酒的化学反应,使风味物质过快分解;湿度过大,可能导致酒瓶密封不严,加速酒精挥发和外界微生物进入,从而影响酒的品质。以下是不同储存条件对低度白酒的影响对比:
储存条件 | 对低度白酒的影响 |
---|---|
温度过高 | 加速化学反应,风味物质分解,酒质变差 |
湿度过大 | 密封不严,酒精挥发,微生物进入,影响风味 |
温度过低 | 反应缓慢,但可能导致酒液冻结,破坏口感 |
综上所述,判断低度白酒存放久了是否失去风味要从色泽、香气、口感等方面综合考量,而其失去风味的原因主要与酒精挥发、成分变化和储存条件有关。
(责任编辑:差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