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上半年800亿债券违约,新增违约主体11家

2020-07-02 和讯名家
去App听语音播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姜诗蔷

  编辑|巫燕玲

  随着信用债违约事件不断增多,债市违约金额总体略增。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有65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814.77亿元,已超去年全年的一半。而在疫情暴发的背景下,不少公司也受到了影响,信用风险仍在持续暴露。

  “预计在疫情的冲击下产业债将继续承压,从数据来看,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中产业债的占比最高。虽然今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监管层面为呵护市场流动性,融资整体是宽松的,但不同企业分化依然明显。”7月1日,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而另一方面,在债券违约常态化的同时,违约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置,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近日,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针对加快完善规则统一的债券市场基础性制度,构建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提出相应安排。

上半年800亿债券违约,新增违约主体11家

  超800亿债券违约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的违约债券规模已达去年全年的5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梳理,今年上半年违约的65只债券中,有33只债券发行人为民营企业,占比51%;此外,还有多只违约债券的发行人为国有企业,其中包括23只债券的发行人为中央国有企业、3只债券的发行人为地方国有企业。

  事实上,这23只中央国有企业发行的违约债券均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方正集团”)旗下债券。方正集团在2019年12月首现债券违约。

  今年2月,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北京银行(601169,股吧)提出的对方正集团进行重整的申请,方正集团进入重整阶段后,根据重整相关法律规定,重整期间公司不得个别清偿,因此方正集团存续期内的债券均无法兑付兑息。

  这23只存续债券的违约涉及金额345.40亿元,占上半年违约债券金额的比例超过42%,方正集团也因此成为今年上半年以来最大的违约主体。

  不过,虽然上半年违约债券规模已超过去年同期,但新增违约主体并不多。上半年历史违约主体为23家,合计违约金额677.77亿元,而新增违约主体11家,新增违约金额137亿元,新增违约主体数量下降45%,新增违约金额大幅下降74.34%。

  “虽然今年上半年违约总金额略有上升,但主要来自历史违约主体,并没有因疫情影响出现新增违约大幅增加局面,相反因为政府及时采取了应对疫情的措施,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和违约金额同比显著下降。”大公国际受访指出,“比如方正集团首次违约为2019年底,其今年存续债的违约拖累了上半年债市的总体违约规模量。”

  就违约原因来看,天风证券研究指出,新增违约多数是公司原本经营恶化、债务集中到期压力和再融资枯竭形成冲突,更深层的原因还包括公司过度扩张造成负债较高且短期化程度不断加剧,在融资渠道结构性缩窄的背景下再融资能力枯竭,无力应对集中兑付局面;存在业务庞杂、房地产业务高杠杆、转型文旅地产资金占用大以及子强母弱等问题;以及公司原本经营就处于下滑阶段、受到疫情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冲击等等。

  疫情影响分化

  针对今年以来的疫情影响,不少机构也提及了其中的信用风险冲击。

  “上半年疫情的确加速了部分企业的风险暴露,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或者自身信用质量较低、融资渠道较为狭窄的企业,其信用质量受疫情影响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债务置换、债务展期等情况上半年也屡见不鲜,而部分企业在债务置换以及债务展期后仍发生了实质性违约,例如桑德工程和中融新大等企业。”大公国际方面表示。

  事实上,桑德环境、华昌达(300278,股吧)等企业均提及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和冲击。

  “疫情冲击下产业债的违约风险有所上升。细分到不同行业,在境内疫情影响下,影视传媒、商贸零售、港口物流等行业经营中断,部分企业账面商誉、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风险增加;在海外疫情影响下,海外收入与海外资产占比较高的主体订单流失和资产减值的风险增加。”华南一家公募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受访表示。

  而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监管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半年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企业融资渠道较去年更为畅通且融资成本较去年更为优惠,全年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可控。但对于一些竞争力较低、自身信用质量较弱且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或者对于国际市场依存度较大的企业来说,疫情的冲击以及全球经济的萎缩将进一步削弱其信用质量,加速信用风险暴露。”大公国际方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上半年新增的11家违约发行人来看,多家企业的债券即将在下半年面临回售或到期,而已经出现的违约,也让后续债券的偿还预期更加不利。

  比如上半年出现违约的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除了已实质违约的“17宜华企业MTN001”之外,还有“18宜华03”“18宜华02”“17宜华企业MTN002”、“15宜集债”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到期或回售。

  “上半年基本上都是高等级、短久期的投资策略,当前市场违约常态化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考虑信用下沉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整体上依然会对信用风险持谨慎态度。”前述公募机构人士表示。

  事实上,就违约后的处置情况来说,当前不少债券处置进展依旧缓慢,市场机构针对风险的容忍程度也并不高。

上半年800亿债券违约,新增违约主体11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资管+。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