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银行信用卡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最低还款额这个概念,同时也容易对它产生误解,比如认为最低还款额就是利息。实际上,最低还款额和利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最低还款额是指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前,无法偿还全部应还款项时,可按发卡行规定的最低还款金额进行还款。最低还款额的设定是为了给持卡人一定的还款缓冲,避免因暂时资金紧张而造成逾期。一般来说,最低还款额的计算方式为信用额度内消费款的一定比例(通常为10%)加上预借现金交易款、前期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超过信用额度消费款,以及费用和利息的总和。

而利息则是持卡人在未能全额还款时,银行对未偿还部分所收取的费用。当持卡人选择最低还款额还款后,就不能再享受免息还款期的待遇,银行会从消费入账日起开始计算利息,通常日利率为万分之五,也就是年化利率约18.25%。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两者的区别,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示:
假设小李的信用卡账单日为每月5日,还款日为每月25日。在6月1日,小李消费了10000元。到了6月25日,小李无法全额还款,选择了最低还款额还款,最低还款额为1000元(假设按10%计算)。
如果小李在7月25日前偿还了剩余的9000元,那么他需要支付的利息计算如下:
消费金额 | 消费日期 | 还款金额 | 还款日期 | 利息计算 |
---|---|---|---|---|
10000元 | 6月1日 | 1000元 | 6月25日 | 从6月1日到6月25日,10000元的利息为10000×0.05%×25 = 125元;从6月25日到7月25日,9000元的利息为9000×0.05%×30 = 135元。总共利息为125 + 135 = 260元。 |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最低还款额只是持卡人在特定时期需要偿还的一个最低金额,而利息是因为没有全额还款而产生的额外费用。
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还款方式。如果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可以选择最低还款额还款,但要清楚这会产生较高的利息成本。如果有能力全额还款,建议尽量全额还款,这样可以避免支付不必要的利息,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