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青岛农商银行年报出炉 营收净利双增 解码青农商行高质量发展之路

前天 和讯 陆影
语音播报预计19分钟

  如今,青岛已发展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我国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对于我国发展而言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在此背景下,作为扎根青岛的地方法人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金融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为双翼,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国家战略落地中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使命担当。其贡献不仅体现在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张,更在于通过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为城市能级提升和产业迭代注入强劲动能,致力于成为地方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

  2024年,青岛农商银行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以“支农支小”为主的市场定位,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为抓手,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改革、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持续优化,荣获多项国内外权威奖项,在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等次。

  支农支小、服务实体成效显著,资产负债规模稳步攀升

  聚焦主责主业,是青岛农商银行矢志不渝的使命。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4,950.32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665.83亿元,吸收存款3,266.73亿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紧抓科技赋能,加强营销、客群和渠道建设,强化成本管理等多措并举,青岛农商银行成功推进了2024年的收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青岛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0.33亿元,同比增长 6.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6亿元,同比增长达 11.24%。可以看出,青岛农商行2024年净利润增速显著超越营收增长,展现出其强劲的盈利能力和精细化管理的显著成效。

  总体来看,青岛农商银行2024年的发展实践,充分印证了其坚守战略定力与创新驱动并举的卓越成效。作为深耕地方经济的金融主力军,该行通过科技赋能与精细化管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实现了资产、存贷款规模的稳步攀升,在营收与盈利能力的双提升背后,是数字化转型与成本管控能力的系统性突破,为银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青岛样本”。这一系列成果,既是其服务实体经济初心的生动写照,也为行业树立了“守本源、强创新、重实效”的标杆典范。

  同时,该行积极发挥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数据显示,青岛农商银行小微贷款余额1,347.43亿元,户数5.55万户,分别较上年末增加142.89亿元、0.06万户。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502.58亿元(不含票据贴现及转贴现),普惠型小微贷款客户数5.43万户,实现“两增”目标。2024年青岛农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累放贷款年化利率4.00%,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助力小微企业轻装上阵、稳健前行。

  乡村振兴也是青岛农商银行展示责任担当与创新实践的双重成果。据悉,该行研究并制定了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纲要、整体提升行动方案、三十条举措等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指引,创新制定“农时日历”金融服务模式,精准匹配农户需求,并在全行开展“千村万户”“行长访小微”“三类客群走访”等活动,加大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金融服务力度。

  数据显示,2024年末青岛农商银行已为农户提供贷款余额208.50亿元,覆盖5.10万户。总体来看,青岛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已突破680亿元,规模居青岛地区金融业第1位。这一系列数据不仅体现了该行在涉农金融领域的持续投入,也凸显了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成效。

  青岛农商银行2024年的涉农金融实践,既是其坚守以“支农支小”为主的市场定位的成果,也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案例。通过模式创新、科技赋能与场景深耕,该行不仅实现了业务规模的突破,更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经验为区域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贡献了金融力量。

  此外,支持科创与绿色经济也是青岛农商银行2024年发展的“重头戏”。数据显示,青岛农商银行对实体经济的贷款突破2,400亿元,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40亿元,对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超40%。

  绿色贷款方面,青岛农商银行余额同样保持连续增长。通过创新设立绿色金融特色支行,推出汽车专项分期产品等方式,该行致力于加速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服务下沉,助力乡村振兴与低碳消费升级。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39.26亿元,较年初增长28.71%。

  零售与公司金融双轮驱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在2024年的发展中,青岛农商银行展现出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与战略定力。通过零售与公司金融的“双轮驱动”,该行不仅夯实了传统业务根基,更以差异化服务和科技创新开辟增长新赛道。

  在零售端,其“客户本源”理念贯穿始终,从细分客群需求到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彰显了区域性银行深耕本土、服务民生的战略定力;在公司端,聚焦实体经济与中长期战略,以外汇业务为突破口,强化对制造业和跨境贸易的支持,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青岛农商银行将社会责任融入业务创新——从养老金融的场景化实践到普惠信贷的流程再造,既展现了金融服务的温度,也验证了“科技向善”的可行路径。其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重构服务生态,推动效率与风控能力的系统性提升。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逻辑,不仅为自身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空间,更为区域性农商行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在零售金融业务上,青岛农商银行选择坚持“客户本源”,立足基础客群差异化服务,保证零售客户可持续经营。与年初相比,该行个人客户数已新增6.5万户;个人存款余额全市同业领先,率先跨过2,200亿元大关,实现全面突破。

  针对老年客户群体,青岛农商银行打造“七彩康年”特色养老新范式,成立养老特色支行,构建养老特色服务体系。2024年,该行对接养老大食堂520个,主动提供上门发卡、上门激活金融账户等贴心服务,全年累计服务老年持卡人超过2万人,提供上门服务超过1万人次。

  与此同时,该行积极对接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为全市临退休人员提供一站式社保卡制卡、普惠性社银适老化、养老助餐等服务,累计服务岛城市民10万余人次,有效提升社保卡客户黏性,截至2024年末,全行发放社保卡366.40万张。

  消费贷场景化创新,也是青岛农商银行在零售金融业务中的另一运营亮点。围绕“客群-产品-渠道-风控”主线,该行创新推出车位贷、加梯贷、安居贷等场景类消费贷款产品,实现消费贷款场景化、批量化获客;围绕国家以旧换新等提振消费政策,创新推出以旧换新消费贷、新型消费先锋贷等线下消费贷款。

  而在公司金融方面,青岛农商银行2024年围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和国家省市中长期战略加大投放力度,同样实现了提质增效。其中,外汇业务成绩亮眼,通过推出“外贸易贷”、“贸信e贷”等创新产品,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外贸企业客户数量1.28万户,占全市外贸客户总量近50%。

  据悉,该行已连续7年获得青岛市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先进成员单位称号,连续11年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A类银行”称号,连续12年位列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100强。其相关业务水平,从中可见一斑。

  业务的提质增效,离不开技术的全面升级。据了解,青岛农商银行迭代升级“普惠信贷工厂”模式,上线“数智普惠平台”等营销工具,缩减50%的客户签字数量,实现“送贷上门”,持续提升数字化办贷水平,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

  为深入落实数字化转型,青岛农商银行持续强化资金保障力度,2024年数字化转型资金投入增长25%,重点投向DeepSeek等AI大模型、RPA技术等的研究及应用,成立人工智能攻坚团队,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中台建设,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技术平台、工具与场景应用的全景架构,已赋能厅堂运营、决策分析、经营办公等多个领域,已在授信审批、风险决策等多个风险场景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果。

  结语

  通过不断的稳健运营,青岛农商银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营受到国内外权威认可:跻身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第309位、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100强”第62位,品牌价值位列“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第305位;在区域发展与产业培育层面,获评“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并入选青岛市“新一代金花”培育企业。其专业能力亦获多方认可——连续11年保持外汇业务合规“A类银行”评级,乡村振兴服务考核获评“优秀”等次,理财能力获颁“卓越农村商业银行”“优秀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等权威奖项,全面彰显了其综合实力与社会贡献。

  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为主线,青岛农商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未来,该行将坚定以“支农支小”为主的市场定位,以更高标准践行金融为民使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责任编辑:曹言言)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