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如何制作碳纤维?制作碳纤维的工艺是什么?

前天 自选股写手
语音播报预计5分钟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 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在汽车制造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其制作工艺。

首先是原材料的选择,聚丙烯腈(PAN)基纤维是目前最常用的原材料,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碳收率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沥青基纤维也是一种选择,它可以制得高性能的碳纤维,但成本相对较高。另外,粘胶基纤维曾是最早用于生产碳纤维的原料,但由于其碳收率低,目前使用较少。

如何制作碳纤维?制作碳纤维的工艺是什么?

接着是预氧化过程。将选好的原材料纤维在空气中加热到 200 - 300℃,进行预氧化处理。在这个阶段,纤维分子发生氧化、环化等反应,形成耐热的梯形结构。这一步非常关键,它能使纤维在后续的高温碳化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形态,不会熔融或分解。预氧化的时间和温度需要严格控制,不同的原材料和产品要求会有不同的工艺参数。

然后是碳化过程。把经过预氧化的纤维在惰性气体(如氮气)保护下,加热到 1000 - 1500℃进行碳化。在这个高温环境下,纤维中的非碳元素(如氢、氧、氮等)以气体形式逸出,碳元素则逐渐排列形成乱层石墨结构,从而使纤维的含碳量大幅提高,强度和模量也显著增加。碳化过程的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碳纤维的最终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碳纤维的性能,还需要进行石墨化处理。将碳化后的纤维在更高的温度(2000 - 3000℃)下加热,使碳分子进一步有序排列,形成更完善的石墨晶体结构。经过石墨化处理的碳纤维,其模量会大幅提高,但强度可能会有所降低。

最后是表面处理和上浆。表面处理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增加其表面活性和粗糙度,提高与树脂等基体材料的粘结性能。上浆则是在碳纤维表面涂覆一层薄薄的浆料,保护纤维表面不受损伤,同时改善纤维的集束性和加工性能。以下是对各步骤的简单总结:

步骤 温度范围 主要作用
预氧化 200 - 300℃ 形成耐热梯形结构,稳定纤维形态
碳化 1000 - 1500℃ 提高含碳量,增加强度和模量
石墨化 2000 - 3000℃ 使碳分子有序排列,提高模量
表面处理和上浆 - 提高粘结性和保护纤维

通过以上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步骤,才能制作出高性能的碳纤维,满足汽车等行业对材料高强度、轻量化的要求。

(责任编辑:郭健东)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