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驶过程中,远近光灯的使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行车安全,还影响着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正确掌握远近光灯的使用方法,并避免使用不当的情况,是每位驾驶员都应具备的技能。
首先,了解在不同场景下远近光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车速在每小时30公里以下时应使用近光灯,车速超过每小时30公里时,可使用远光灯。当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会车时,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在夜间超车时,也需要交替使用远近光灯提醒前方车辆。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不同场景下的使用规则,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场景 | 远近光灯使用方法 |
---|---|
夜间低能见度行驶 | 车速30公里以下用近光灯,超过30公里可用远光灯 |
无中心隔离或中心线道路会车 | 距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 |
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 | 使用近光灯 |
通过特殊路口 | 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 |
夜间超车 | 交替使用远近光灯提醒 |
然而,在实际驾驶中,远近光灯使用不当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驾驶员要时刻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意识。在会车时,提前观察对向车辆的灯光情况,主动切换到近光灯。如果遇到对方车辆一直使用远光灯,不要赌气也开远光灯回应,可通过变换一两下近远光灯来提醒对方。在进入照明良好的路段,如城市道路等,应及时关闭远光灯。同时,定期检查车辆灯光系统,确保灯光的正常使用,避免因灯光故障而导致误操作。
此外,驾驶员还应加强对交通法规中关于灯光使用规定的学习,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日常驾驶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不同路况和场景下灯光使用的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正确使用远近光灯,减少因灯光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为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郭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