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不仅严重威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会触犯法律,面临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了解这些处理措施以及如何避免酒后驾驶,对于每一位驾驶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看酒后驾驶会面临怎样的处理。酒后驾驶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两者的判定标准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饮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则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情况:

类型 | 判定标准 | 处理措施 |
---|---|---|
饮酒驾驶 | 酒精含量≥20mg/100ml,<80mg/100ml | 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醉酒驾驶 | 酒精含量≥80mg/100ml |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了解了酒后驾驶的严重后果,那么如何避免酒后驾驶的情况发生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第一,出行前做好规划。如果预计会饮酒,提前安排好代驾或者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如地铁、公交车等。现在有很多专业的代驾平台,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第二,树立正确的观念。要深刻认识到酒后驾驶的危险性,坚决摒弃“我没喝多,能开车”“就开一小段路没事”等错误观念。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第三,寻求他人监督。告诉一起饮酒的朋友自己不会酒后驾车,让他们监督自己。如果有人劝酒,可以以开车为由拒绝。
第四,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养成不饮酒驾车的习惯,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不要轻易驾车。
酒后驾驶的处理措施十分严厉,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避免酒后驾驶的情况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责任编辑:贺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