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启停功能如今在许多车辆上都已成为标配,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燃油消耗,然而很多车主对其正确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后对车辆的影响并不清楚。
启停功能的使用其实并不复杂。当车辆临时停车(如等红灯)时,踩下刹车踏板,车辆完全停止后,发动机就会自动熄火。此时如果想要继续行驶,只需松开刹车踏板,发动机便会迅速自动启动。不过,不同车型对于启停功能的触发和解除条件可能会稍有差异。有些车辆在开启空调且车内温度未达到设定值时,启停功能可能不会工作,因为要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行。还有些车辆在挂入 P 挡或者打开车门时,启停功能也会被解除。

使用启停功能对车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燃油。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车辆频繁启停,发动机长时间处于怠速状态会消耗大量燃油。而启停功能在车辆临时停车时让发动机熄火,避免了不必要的燃油浪费。据统计,在拥堵路段使用启停功能,车辆的燃油消耗可降低 5% - 15%。此外,减少发动机怠速运转时间,也能降低尾气排放,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启停功能也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频繁的启动和熄火会增加发动机和起动机的磨损。发动机启动瞬间,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和冲击较大,长期频繁启动可能会缩短发动机和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启停功能对车辆的蓄电池要求也更高。普通的铅酸蓄电池可能无法承受频繁的充放电,需要配备专门的启停蓄电池,而这种蓄电池的价格相对较高。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使用启停功能的利弊,下面通过表格进行对比:
优点 | 缺点 |
---|---|
节省燃油,降低 5% - 15%的油耗 | 增加发动机和起动机磨损 |
减少尾气排放 | 对蓄电池要求高,需使用专门的启停蓄电池 |
在实际使用中,车主可以根据具体的驾驶场景来决定是否使用启停功能。如果是在拥堵的城市道路,频繁停车等待红绿灯,开启启停功能可以节省燃油。但如果是在短时间频繁启停的场景,如停车场内缓慢挪车,建议关闭启停功能,以减少对车辆部件的磨损。
(责任编辑:董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