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20家持牌消金上半年业绩出炉,两家净利润大涨127%

2022-09-03 开甲财经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10分钟

20家持牌消金上半年业绩出炉,两家净利润大涨127%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助推器,消费金融市场大有可为。但不可否认,如今震荡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为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据开甲财经不完全统计,已有20家持牌消金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部分或全部业绩,相比2021年的较大涨幅,今年上半年持牌消金增幅表现并不抢眼,部分消金进入阶段性业绩调整。

其中,中银消金、中邮消金上半年同比净利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数据显示,两家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9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4%、76%。

杭银消金、尚诚消金、海尔消金今年上半年表现较为乐观,同比增速较为明显。其中,杭银消金实现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127%;尚诚消金实现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127%;海尔消金实现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65%。

北银消金和阳光消融一改颓势,成为此次净利增速的“黑马”。其中,北银消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54%;阳光消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2亿元,上年同净利润-0.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阳光消金成立时间差不多的小米消费金融依旧亏损,上半年净亏损0.93亿元。同时,刚刚经历股东大更迭风波的宁银消金上半年亦净亏损0.32亿元。

20家持牌消金上半年业绩出炉,两家净利润大涨127%

助力新消费,服务新市民

业绩变动背后,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型和价值生态也发生改变。尤其是在普惠金融、新市民、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等层面,持牌消金更注重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平衡,通过降费让利、科技助农等形式,传递社会责任,增强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例如,中银消金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积极支持上海市疫情后经济恢复,重点推动线上消费贷款业务,为消费者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一方面,稳步推进产品优化和开放获客,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大信贷投放规模。另一方面,加强与优质互联网头部平台的合作,加大消费类信贷投放力度,提高客户消费金融服务覆盖面。

马上消费在线上平台推出 “五五新市民奋斗日”等专属福利活动,累计为超过105万用户提升8.67亿消费额度,为新市民用户发放福利权益礼包50万份。6月,马上消费为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提供免费培训课程,此举得到了监管部门通报表扬。

此外, 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据马上消费已为受疫情影响等出现困难的76.6万用户减免息费8.55亿元,促进商品及服务交易4亿余次,涵盖家居、装修、数码等重点消费领域。

兴业消金上线了兴才计划,该项目面向家长群体,提供专门用于支持子女学费、生活费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纯信用贷款。截至2022年6月末,兴才计划已累计服务大学生家庭近4万户,立业计划服务客户超过5.8万户。

8月18日,中邮消金在中邮钱包APP上线“新市民助力计划——1亿免息补贴”主题活动,正式推出“新市民贷”( 活动期间限领一次首期利息9折券,优惠券领取后当日有效)。“新市民贷”年化利率为7.2%—23.76%(单利),按日计息、随借随还。

ABS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开甲财经注意到,当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按照这一标准压降定价上限,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利率24%的切换。甚至有头部消金要求将年化贷款利率压降到18%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来突破融资渠道,是提升企业自身能力的关键因素。消费金融公司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核心要素是贷款者按时还贷产生的现金流。这种现金流由于贷款者数量众多且数额较小,整体而言比较稳定。

今年以来,马上消金发行2笔ABS,共计25.2亿元;其中最近一期ABS发行规模14.77亿元,其中优先A票面利率3.3%,全场认购倍数2.59倍,优先B票面利率3.8%,全场认购倍数10.28倍,发行价格创历史新低。

2022年7月,中原消金成功发行鼎柚2022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金额9.73亿元,其中优先A档发行规模7亿元,认购倍数2.3倍,票面利率2.43%;优先B档发行规模0.7亿元,认购倍数4.1倍,票面利率2.7%,创下消费金融行业ABS融资利率最低记录。

较低的发行票面利率体现了市场对中原消费金融的认可和未来发展的信心,这将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消费贷款打开降低利率的空间,更体现了中原消费金融普惠定价、让利于民的初心与决心。

此外,中原消金还依托技术实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在行业内首家推出首次借款用户可享“7天无理由还款”的创新服务,为冲动或者没有互联网借贷经验的消贸费者设置了“7天冷静期”赋予用户一次可以“反悔”的权利,为广大消费者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多撑一把“安全伞”。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开甲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