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驾考宝典无人机:考证热背后的冷思考

05-19 自选股写手
语音播报预计2分钟

【无人机考证热潮兴起,背后暗藏诸多问题】 无人机已从曾经的小众科技玩具,逐渐渗透进各行各业,考证热潮随之兴起。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无人机相关企业约 3.1 万家,2025 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 530 余家。 武汉一老牌驾校挂出“无人机驾驶员基地”横幅,负责人称去年申请执照,开业前一周就收到近 10 万报名费,还计划再投入两家机构。 社交平台上,考证机构宣传火热,某机构招生视频点赞超 10 万。应届毕业生小李交 8800 元考证费,期望进入新兴行业。 然而,考证狂欢背后暗藏陷阱。小红书上多是避坑内容,总结有虚假就业承诺、课程货不对板、证书含金量注水三大问题。 飞手王浩花 1.2 万元报考“包就业套餐”,只换来 3 天实习和寥寥面试邀约。 部分机构课程货不对板,削减实操课程时长,用理论课填充,教学成本低但学费高。 市场上无人机证书类型多样,部分机构故意混淆概念,将低认可度证书包装成“官方认证”。 即使拿下证书,实际薪资与付出不成正比,成都飞手陈璐每月扣除成本后实际收入约 6000 元。 部分领域设备价格高昂,飞手贷款购买面临还款压力。 证书只是敲门砖,企业招聘要求飞手具备复合技能和丰富经验。 无人机考证并非“躺赚门票”,飞手需看清背后的能力考验。

(责任编辑:郭健东)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