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加班,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你了解吗?
国庆节是我国重要的法定节假日之一,在这个假期中,一些劳动者可能因为工作需要而坚守岗位,那么加班费的计算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 300%支付加班工资。
首先,要明确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一般来说,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资收入。但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则按照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确定。
假设劳动者的月工资为 6000 元,每月工作 21.75 天,日工资则为 6000÷21.75 ≅ 276 元。那么在国庆假期加班一天,加班费应为 276×3 = 828 元。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不同工作时长下的加班费计算情况,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工作时长(小时) | 每小时工资(元) | 国庆加班工资(元) |
---|---|---|
8 | 276÷8 = 34.5 | 34.5×8×3 = 828 |
10 | 276÷8 = 34.5 | 34.5×10×3 = 1035 |
12 | 276÷8 = 34.5 | 34.5×12×3 = 1242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在国庆假期安排劳动者进行了补休,那么在补休后可以不再支付加班工资。但如果用人单位不能安排补休,就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劳动者在国庆期间加班,应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履行支付加班工资的义务,共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