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供基金,又称公共维修基金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
两供基金的计算通常基于多种因素,包括房屋的面积、房屋的售价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缴存比例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式:

1. 按房屋面积计算:不少地区会根据房屋的建筑面积乘以每平方米的缴存标准来确定两供基金的数额。例如,某地规定每平方米的缴存标准为 50 元,若房屋建筑面积为 100 平方米,则两供基金为 50×100 = 5000 元。
2. 按房屋售价计算:有些地方以房屋的销售价格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收取两供基金。假设房屋售价为 100 万元,缴存比例为 2%,则两供基金为 1000000×2% = 20000 元。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不同计算方式的差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对比:
计算方式 | 示例 | 计算结果 |
---|---|---|
按房屋面积 | 建筑面积 120 平方米,每平方米 60 元 | 7200 元 |
按房屋售价 | 售价 80 万元,缴存比例 1.5% | 12000 元 |
两供基金的计算标准对居民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对于购房者来说,计算标准直接关系到购房的初始成本。较高的计算标准意味着在购房时需要一次性支付更多的资金,这可能会增加购房的压力。
其次,从长期来看,合理的两供基金计算标准有助于确保小区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更新,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房屋的价值。
然而,如果计算标准不合理,可能导致资金筹集不足,无法满足小区维修和更新的需求,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或者计算标准过高,居民可能会对缴纳两供基金产生抵触情绪。
此外,不同地区的计算标准差异也可能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平性。在一些地区,由于计算标准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购房者在选择购房区域时产生犹豫,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发展。
总之,两供基金的计算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保障小区共用设施设备的正常维护和更新,又要兼顾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实现居民利益和小区管理的平衡。
(责任编辑:王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