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时报会客厅|天风证券杨松:医药板块2024年迎发展良机

02-18 证券时报网 微信号
语音播报预计21分钟

  医药板块在疫情初期曾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也是投资者重点布局的赛道,然而,在2021年见顶后,医药板块就开始了漫长的调整期,经历了比较难熬的一段时期。进入2024年,医药板块是否能迎来春天?投资者应当如何布局?

  近日,天风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松走进时报会客厅,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采访中,他对2024年医药板块的行情抱持着乐观的态度。一方面,疫情、医疗反腐等过去几年困扰医药行业的负面扰动因素暂时偃旗息鼓,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整体实力有所提升,很多企业在出海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展望2024年,他看好整个板块的投资机会,但在具体的投资标的方面,他认为产品型的公司或更为受益。

  证券时报记者:医药生物板块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比较长的一个下行周期。展望2024年,您判断行情会如何演绎?不同赛道会有明显的分化吗?

  杨松:整体而言,我们对2024年是比较乐观的。从2021年7月份开始,整个医药板块经历了接近三年多的调整,中间的扰动因素比较多,包括疫情、反腐,以及板块本身的估值水平变化等。但展望2024年,刚刚说的这些负面扰动因素暂时是看不到的。

  医药板块其实还是要用传统的供需框架去讨论。在需求端,我们看到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深,同时大家对优质医疗有着相对刚性的需求。2024年应该是近五年里,大家第一次可以比较完整地去观察这些企业。在没有负面扰动因素下,企业到底经营得怎么样?同时过去三年,我们也看到在不同的细分方向里面,很多企业的产品和业务能力都有升级。所以,我是比较看好整个板块的机会的。

  但在细分方向上,我觉得要做一些选择。因为现在医药行业已经很大了,目前有600家上市公司,我们应该要花更多时间去给这些上市公司做筛选和评估。这里面,我觉得可能有些产品型的公司会更为受益一些,而跟消费贴合得比较紧的一些公司,则可能要等待更多一些时间验证。

  证券时报记者:创新药当前是风起云涌。您怎么判断创新药的投资价值?有什么细分的领域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呢?

  杨松:在过去的十年,我们投入了很多时间和资源去研究创新药板块。我们经常讲,医药板块是一个科技板块,科技板块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新药是医药行业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细分赛道。

  我们从2018年开始,最早是国家医保局开展药品带量采购和医保,后来是港股的18A,再后来则是科创板。我们看到,创新药行业在各方面推动下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机会。尽管有很多创新药企业现在还没有进入到报表盈利的阶段,但是我们看到已经有很多公司在产品端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2023年的四季度,我们有留意到美国FDA批准了三个中国的创新药,这个其实是史无前例的。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的整体实力到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去年整个中国的创新药的license out(对外授权),就是我们把这个产品BD(项目合作)出去,也是创了历史新高。基本上每一个月,甚至有可能一个月都有两三个重磅的新闻。整个交易的规模都可能是几十亿美元,这其实也是对产业端的认可。

  因为有了相对比较多的参考公司,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讲,大家对创新药板块的估值认知,或者说在定价上也更具备经验。不像早期时候,波动会更大一些。所以我们看到,三年前还很难讲有创新药板块,那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创新药板块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在政策端看到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无论是医保谈判还是药品注册审批,都给予了创新药非常大的鼓励和支持力度。包括2023年的医保谈判,甚至从执行时间开始都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变化。所以在整个创新药的方向上,尤其是对一些临床数据相对比较扎实、确实能够改变临床实践的一些药品,我们是非常乐观的。

  证券时报记者:出海是医药行业最近的关键词。那目前国内企业在出海方面有怎样的趋势以及投资看点呢?

  杨松:实际上,我觉得出海是过去20年整个中国所有的产业都在探索的一个细分领域。医药出海大概分了几个阶段。从最早的2000年左右开始,那时候就主要出口原料药,像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维生素、咖啡因等,然后到了2007年、2008年的时候,主要是特色原料药,包括肝素、沙坦类,后来在2011年到2015年这个区间,主要是出海一些仿制药,并且主要以欧美市场为主,比如ANDA批文。到2020年就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很多创新药的BD开始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到2023年,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开始在海外正儿八经地获批上市。

  这个事情给我们的启发,第一个是出海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能一开始,你只是努力地接入到产业链当中,到后续才会通过产品的方式去获取更高的利润。第二是产业有一个学习效应和积累的过程。出海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海外的变量因素比较多,利润、政治风险、风土人情,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国内产业里面出海的,我觉得在产品端做得最优秀的应该是家电行业,现在海外收入大概占行业收入的32%,那医药产业的海外收入占比只有7%,医药出海的未来空间是很大的。

  我们确实观察到,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比如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他们现在的人均GDP可能跟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中国差不太多。我觉得这个其实是给了中国医药(600056)产业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跟随它们经济的发展实现回报。我们确实也看到了很多的公司,在海外已经找到相对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开始在挣钱了。无论是药品也好、器械也好、还是渠道也好,我们认为出海这个方向应该是属于星辰大海的机会。

  在1月初的时候,天风证券(601162)也专门开了一个医药产业出海的专题会,请了30家左右上市公司以及一些产业专家一起讨论。我们发现,大家基本上都把出海当成公司最核心的战略,所以我对出海这个板块未来3到5年的发展,是很乐观的。

  证券时报记者:我们看到去年减肥药非常火,资本市场也很追捧这个概念。您觉得2024年它的热度还会持续吗?以及目前国内企业在减肥药市场的布局和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杨松:减肥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因为它离大家生活比较近。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医药行业比较有意思,也是因为它有比较强的触感。我经常开玩笑说,医药板块炒主题,炒到最后就是炒长生不老。

  实际上,减肥药在过去的三五年是有重大变化的。以前大家在减肥的机理或机制上做了很多研究,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药品,因为减肥药最大的挑战是依从性和副作用。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以GLP-1为代表的靶点以及作用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在去年,美国两大减肥药龙头的表现非常好,中国市场也给了非常积极的反应。

  但在产业链方面,我的看法是减肥产业链是比较短的。综合来看,减肥药有“两王”,一是产品为王,二是进度为王。减肥制剂的毛利率非常高,所以产品为王。减肥药跟大部分创新药又不太一样,有很多特殊性,尤其是先发优势会非常明显,所以进度为王。

  我认为这个主题有希望持续交易,但是我们对于这些公司的要求和期待,就可能从一个单纯的炒概念变成需要有正儿八经的产品。我觉得有两类公司是有机会的。第一类是有正儿八经的产品能够获批上市,第二个是深度地去切入到减肥产业链的公司,比如通过仿制或者其他的渠道切入进去分一部分羹的公司,也是蛮好的选择。

  证券时报记者:政策端对于医药生物板块的影响一直是比较突出的。您判断2024年政策端会如何变化?对投资者来说有什么机遇和风险?

  杨松:政策确实是一个让大家都比较纠结的点。医药行业是一个政策高度管制的行业。我们国家一年的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大概是7万亿元到8万亿元的水平,在这中间医保的支出大概在 2.6万亿元到2.7万亿元之间。考虑到还带动了一部分个人支出,可能就会在3万亿元—4万亿元之间。所以,医保是医药行业支付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因素。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探究医保政策。我觉得至少从过去几年来看,带量采购政策的消化已经基本到位了,医保谈判对于整个创新药也给予了非常大的鼓励和支持。整体来说,医保端的政策还是比较平稳的。

  第二块是药品的注册审批。从创新药审批的情况来看,经过了2015年的这个临床数据核查和2017年的双创文件,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整个中国药品的注册审批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了。大家可能担心后续有没有收紧的可能性,但我认为收紧也不是坏事。因为它事实上是对整个产业的供给侧进行改革,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避免高水平的重复。

  我觉得未来最大的变量是卫健委、医院条线的变化。2023年七八月份进行的医疗反腐,其实给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当时整个资本市场也是风声鹤唳。这个事情应该在2024年的上半年会有一个初步结论。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我们会偏乐观一些,这个事情的影响应该是可控的。

  整体梳理下来,我们对2024年的政策偏中性一些,需要担心的因素不是特别多。政策是影响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变量因素,之前大家还或多或少会担心疫情和政策的扰动和影响,但我们认为未来半年到一年,这两个变量因素都相对比较平稳。

  责编:朱雨蒙

  校对:廖胜超

  @5000+家上市公司:这份调查问卷,证券时报诚邀您参加!

  展望2024年,上市公司发展预期如何?生产与经营的信心怎样?面临哪些主要的困难和问题?为了解以上这些问题,证券时报特别设计了《上市公司2024年发展预期调查问卷》,邀请您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积极建言献策。

  长按图片扫码,即可填写问卷↓↓↓

时报会客厅|天风证券杨松:医药板块2024年迎发展良机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畅)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