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来自东北的大胸闺蜜找我玩,大快朵颐之后决定去K歌,不成想,常去的卡拉OK店不知何时已经关门倒闭。
闷闷不乐之后,我意识到中国卡拉OK早已迎来倒闭潮,而仅仅几年前,卡拉OK店还是最受中国年轻人欢迎的娱乐场所之一。如今,在一些年轻人看来,卡拉OK成了“中老年人才会去的地方”。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地产。卡拉OK的黄金期跟地产惊人的“同频”,2017年以前,开一家卡拉OK可以说是暴利,1至2年就能收回初期投资。但2017年以后,卡拉OK生意就不怎么赚钱了。一家店铺的投资回本甚至需要3-5年以上。
曾经我觉得地产是个永续行业,毕竟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住”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
但是,最近的形势很不乐观。
其实地产危机早已持续三年了,大部分的地产黑天鹅都见到了,但这一次非常不一样,因为它是一线城市带头普跌,且跌的是一线城市里最坚挺的北京、上海,跌幅大约有10%-20%。

▲北京二手房跌得最猛的是学区房,表面看好像是多校划片等学区改革政策引起的,实际原因就是读书的小孩少了,大家对学区房的需求弱了。
在北京上海的新房市场,最典型的特征则是“退房”。
其实退房老早就有,但自9月10月,退房居然渐成规模,认购之后又退掉是很常见的事。
为什么?因为9月出台了认房不认贷,很多头铁的开发商想着莽一波热度,纷纷表态要提价去库存,这波操作也确实吸引了不少买房人去下定,结果没成想,今年的金九银十是最差的一届,之前被忽悠的买房人刹那惊醒梦中人;
其次,认房不认贷的利好,需要大家先卖后买,而当下二手房成交实在困难,付款周期难以预判,那新房退订自然而然就提上日程了。

▲对此,我一个粉丝犹豫了很久,在看到就连中建玖合府楼王高层、中信城四期这种级别的房源都被清退了,面对低楼层的中海富华里,最终还是选择了“一退解千愁”。
至此,全国价格最坚挺的一线新房市场,在这股退房潮的影响下,也开始逐渐疲软。
如何“疲软”呢?其实主要就是价格:
目前的北京新房,很多楼盘已经明着降价了,最近的案例便是崔各庄的绿城晓风印月,从7、8万降到了6万9,只比昌平南高出那么一丢丢。
而暗中降价的楼盘则更多了。比如西四环某盘,全民费率给到了5%,即卖一套总价1千万的房子,有50万的提成!

属实牛逼plus......
至于其他条件,什么精装包啊,首付多少啊,付款周期啊,开发商也不像以前那么尥蹶子了,只要你真的想买,都可以谈。
对此,我的看法是,目前活跃在楼市里的都是理性购房者,理性买房一定要学会选筹,毕竟是买方市场,不要懵懵懂懂冲动下定。
具体如有疑问,可以通过微信联系我们:dcbgn2
02
中午的时候我又把日本房价趋势图翻出了看了看,发现很有意思:

▲按时间线算,日本房价涨了大概40年,跌了大概20年,从1990年一直跌到2010年。
之后的2012年开始,日本房价开始缓慢复苏,但复苏背景是安倍政府推出了以无限印钞为代表的“安倍经济学”。
即使是无限印钞,从1990年的房价泡沫高点开始,整整三十三年了,日本的房价还是没有回到曾经的高点。
当然了,即使跌了20年,日本房价最低也只是跌到了半山腰。
因此,对于房地产周期,我们既不要大意,也不用过度恐慌。买房的需求,会一直存在,只是像以往那样繁荣,会很难了。

▲当然了,咱们的体制不同,也有可能不按日本的剧本走。
另外我很清楚的一点是,日本在房价最高峰的时候,提出“买下美国、日本伟大”,中国买房人也曾经喊出“买房就是赌国运”、“买房就是买城市股票”。
现在,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了。
本文作者:八卦女小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产八卦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