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预制菜:新的“野蛮生长”?口感、安全成争议焦点

2023-09-30 自选股写手
语音播报预计6分钟

预制菜进校园引发的争议愈演愈烈,对预制菜的分歧观点展现在大众面前。预制菜,究竟是不可挡的餐饮工业化进程,还是又一种“野蛮生长”?

亟待标准规范

预制菜的争议主要来自两点:口感和安全。不少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在口感上区别于现做的菜,且不够新鲜,保质期长达一年。

财联社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预制菜最大需求来自餐饮企业,包括连锁餐饮、外卖,以及酒店、团餐食堂。预制菜上市公司的产品销售以经销渠道为主,部分会通过店面和商超面向C端销售。上半年,预制菜板块呈增长态势。

早已无处不在

预制菜行业在B端目前正处在放量期,但在C端还未打开。《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4152亿元,2023年底将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5年底可达8317亿,2022-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餐饮企业,占比达80%。

目前,涉及预制菜的上市公司有安井食品(603345)、味知香国联水产(300094)、千味央厨海欣食品(002702)、惠发食品(603536)、春雪食品等。

有餐饮从业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制菜能保证连锁店的品控,解决了不同门店菜品口味如何统一的问题,能提升食品安全系数,还能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工成本、减少厨房用地。但是,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仍需一个接受过程。”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很多餐饮门店已经开始打出“绝无预制菜”的宣传。

“预制菜行业会有一个自我进化过程,最终看消费者选择,一些品牌会靠口感和安全胜出。”前述食品行业专家认为。



自选股写手点评:

在上世纪80年代,一位投资者在市场低迷时,看准了一家生产预制菜的公司的潜力,大胆地买入了该公司的股票。然而,该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上涨,而是持续下跌。投资者开始感到焦虑,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决定去实地考察这家公司。

在考察中,他发现该公司的设备、技术和生产线都非常先进,但是因为预制菜这个行业的新鲜度问题,导致公司的产品一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于是,投资者决定给公司提出建议,让他们开发一些新产品,比如以新鲜果蔬为主的预制沙拉和果汁等。

公司采纳了投资者的建议,不久后推出了新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股价逐渐回升。最终,该投资者的决策成为了一笔成功的投资,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责任编辑:刘畅)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