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下载APP

乳制品行业:乳业新周期 推荐伊利股份

2020-12-30 和讯 安信证券苏铖/徐哲琪
去App听语音播报
5s看全文可视化要点 听新闻
  乳业进入新一轮原奶上涨新周期,本轮原奶上涨周期内在逻辑与上一轮有所不同,体现在消费结构、龙头乳企竞争力等方面。结构:白奶与中高端酸奶占比提升,未来超巴成为重要增量。不同于2013 年以前,2014 年以后白奶规模增速超过乳饮料,白奶成为乳制品规模增长的主要引擎;酸奶中,中高端占比持续提升;此次疫情下,具有刚需特征的白奶消费需求旺盛,长保质期低温奶成为重要增量;综上因素造成国内乳制品生产对生鲜乳更强的依赖,加上奶价波动、国内原奶成本持续提升,推动乳制品龙头企业加速上游资源占有。例如2020 年以来,伊利通过子公司要约收购中地乳业,通过优然牧业收购恒天然在应县和玉田的牧场群。
  奶价:此轮周期供需共振,可持续性更强。
  2013 年:饲料成本大幅提升,养殖场亏损,加速退出,加上口蹄疫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国内原奶产量2013 年下降5.5%;新西兰干旱导致2013 年牛奶产量下降1.8%,中国进口奶源受限。需求维持稳定增长,供给驱动奶价大幅上行。
  此轮周期不同于2013 年:在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白奶增速更快,白奶的生鲜乳使用量高于酸奶,加速供需不平衡,奶价大幅提升;养殖场进入门槛高,集中度提升,补栏理性,拉长周期。同时由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以大包粉为原料的乳品消费占比下降,未来乳企倾向于进口液态奶平滑国内奶价上涨,但是运输成本较高,国内外奶价联动性或许没有上一轮那么强,奶价高位维持时间长。
  复盘2013 年:伊利直接提价,盈利弹性显现。2013 年奶价大幅上涨,伊利在2013年下半年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销售费用率同步缩减(公司2013 年年报:持续进行“提高费用使用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双提活动”),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2013 年毛利率同比下降2.0pct,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下行,提价效应显现, 2014 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3.87pct; 反映到收入/净利润增速端, 2013/14 年收入增速13.78%/12.94%,净利润增85.61%/30.03%。
  伊利:奶价上行、促销放缓,食品基本面优选标的。据渠道反馈,伊利低温产品自12 月起涨价,同时我们判断常温产品促销费用缩减仍有较大空间(公司2020Q3销售费用率20.44%,但是2013Q3 仅为15.13%)。直接与间接提价+产品结构升级,推动吨价持续提升;需求端,白奶需求向好,安慕希12 月已经转正(渠道反馈,中部某地区)。
  站在全球资源角度,伊利与2013 年 开始前瞻性全球布局(正是上一轮奶价上行周期开端),目前全球布局日益完善。
  我们认为伊利在疫情中份额提升,在奶价上行周期中亦能受益和彰显竞争优势。奶价上行通常会带来竞争减缓和减促,同时早已实现的全球资源布局会发挥协同威力,弱化奶价周期影响,并增强龙头企业持续促销竞争能力。
  落实到业绩方面,历史来看,伊利毛销差波动较大,基于本身不高的净利率水平,净利润增速对毛销差的敏感性大。同时,参考2014 年,在奶价上升后半段以及下降前期,净利率弹性体现更明显。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乳制品企业利润承压;白奶需求不及预期,安慕希恢复低于预期;竞争格局改善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

标签推荐

推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