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看详情
社评:美方可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诈一家公司以讹
银行行业快报:疫情影响跟踪-来自银行的初步反馈
2020-02-05 和讯 安信证券张宇
去App听语音播报
5s看全文可视化要点
听新闻
投资者关心疫情对银行基本面的实际影响。我们在前期报告中也尝试做过测算,认为考虑多方面因素,在最悲观的假设下,疫情对银行业2020 年净利润增速的影响不会超过3 个百分点。但假设与现实情况可能存在偏差,所以我们近期就疫情影响线上咨询了部分银行从业人员。因为银行人员刚刚复工,很多银行的客户尚未复工,所以银行层面暂时也未能给出客观、定量的评估,只能有些初步反馈。我们在此将银行反馈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并简要加以分析。
反馈1(来自某股份行):
从往年情况来看,2 月份的信贷需求和供给一般都较少,一季度的信贷增量主要集中在1 月份和3 月份。目前我行1 月份的信贷投放已基本在中旬完成(春节前和疫情前)。如果疫情在2 月底能够控制住,在人员恢复流动和企业普遍复工的前提下,通过后续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刺激,2 月份信贷投放受到的有限影响可以通过后期调整弥补。
分析:
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1/3 月多,2 月少”的规律的确是很明显的。以2016-2019 年的数据来看,1 月份新增信贷平均占一季度新增信贷的55%,2 月份新增信贷平均占比19%,3 月份新增信贷平均占比27%。
但2 月受影响的信贷需求是否可以延后兑现、延后多久兑现,还是要取决于疫情的发展态势。
反馈2(来自某国有行和某股份行):
对公信贷影响有限。部分企业往年也是正月十五之后才完全复工,受疫情影响信贷需求只是延后,并没有消失;个人消费性贷款会受到一些影响。考虑到春节前后的信贷需求以消费类信贷为主。
分析:
目前市场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对公贷款(中大型企业)和按揭贷款的需求只是被暂时压制,可以延后发放,影响的是信贷投放节奏,而不是规模;小微贷款(含个体经营性贷款)、零售消费贷款受疫情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需求的阶段性消失,以及资产质量的边际恶化。因为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有可能经营受到影响,而零售消费贷款的发放依托场景,部分居民不敢外出,部分场景和消费需求就没了。
考虑到今年1 月信贷投放基本正常,2、3 月信贷可能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所以我们统计了往年2-3 月,各类信贷投放规模占该类信贷全年投放规模的比重,以此判断2-3 月这个时间窗口对各类信贷投放的重要性如何。
结果显示,居民消费短贷2-3 月的投放量占全年的比重并不高。说明虽然春节是个超级消费场景,前后消费需求旺盛,但是这段时间居民的现金流也较为充裕,未必需要通过借贷来满足消费所需。这样来看,疫情使得春节这个消费场景黯然失色,对银行消费信贷投放的影响并不算大。
真正的问题在于居民消费意愿恢复的不确定性。春节错过了就错过了,但即使疫情好转,预计居民也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外出型消费持谨慎态度,可能会持续抑制具有真实消费场景和用途的消费信贷的增速。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对公短贷2-3 月的投放量占全年的比重较高。对公短贷里有部分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授信,这部分信贷需求相对脆弱,是需要银行主动支持的。最近我们也看到,从监管层号召到区域政策支持到银行表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客户采取了系列减压举措。
对于个体经营户受疫情的影响有多大,市场是存在分歧的。有投资者认为,这部分群体由于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弱,容易受产业链上下游的拖累,受疫情影响更大;也有人认为,这部分群体经营相对灵活,且没有很多固定开支,短期休养后业务需求可以恢复。但实际情况如何,后面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反馈3(来自某股份行):
零售信贷业务会受到疫情影响。但由于前期的金融科技投入,业务开展智能化、线上化程度高,对前景展望相对乐观,争取化危为机。
分析:
银行业务开展的线上化程度较高,疫情之下业务渠道还是畅通的。不确定的是需求端的受影响情况,但目前各家银行都还未有定量评估。
反馈4(来自某国有行):
针对湖北地区小微企业经营性贷款的利率下调,以及防疫个人客户信用卡相关利息费用的减免等,对银行盈利的影响有限。
分析:
我们此前假设所有银行均对湖北地区的小微贷款利率下调0.5 个百分点,经测算,对2020 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的负面影响约0.15 个百分点,影响的确有限。
反馈5(来自某小行):
对客群实行差异化政策。主动对接2 月底前到期贷款,对经核实确受疫情影响,可能产生资金压力的客户,采取无还本续贷、借新还旧方式主动为相关企业减压;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物流运输、宾馆餐饮、外贸等行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采取一户一策,通过信贷重组、调整还款计划、提前做好续贷安排、适时做好风险缓释等方式加以支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一户一议制定后续还款方案,妥善处理。
分析:
多数银行已经在做相关客户的风险排查工作。预计针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客户,各家银行采取的支持举措也是差不多的,包括展期、无还本续贷、信贷重组、减免逾期利息等,以时间换空间。考虑到边际变化被暂时掩盖,预计短期内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不会有较大波动,未来的资产质量演化取决于疫情进展和经济走势。
以上是银行对受疫情影响的初步反馈和我们的简要分析,后面我们会和银行保持密切沟通,持续更新信息。
观点重申:
疾风骤雨过后,银行股核心资产的中长线布局时机已至。个股推荐排序: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经济显著下行;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查看全文
去“和讯财经”看本文专题